就在周家和蘇家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和應對甜蜜煩惱的氛圍中時,那個始終如同精密儀器般冷靜、仿佛與世俗情感隔著一層玻璃的宋天霖,其感情世界卻意外地泛起了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漣漪。
這一切,源於一場看似尋常的商業並購案。宋天霖的資本帝國意圖收購一家在可持續能源領域擁有突破性技術的歐洲初創公司。這家公司規模不大,但技術壁壘極高,創始人團隊更是以難纏和理想主義著稱。常規的商業談判手段在這裡屢屢受挫,對方軟硬不吃,隻執著於他們的技術能否被正確應用,而非單純的資本回報。
宋天霖習慣了在談判桌上用數據和邏輯碾壓對手,但這次,他遇到了一個無法用常規模型預測的變量——那家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兼聯合創始人,一位名叫艾薇拉·洛林的德法混血女性。
艾薇拉年紀與宋天霖相仿,擁有頂尖大學的物理和工程學博士學位。她不像宋天霖見過的任何商業對手或合作夥伴。她穿著隨意,通常是簡單的牛仔褲和t恤,外麵套著實驗室白大褂,金棕色的長發隨意挽起,幾縷碎發垂在頰邊,眼神清澈而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她手中的數據和實驗模型。
在第一次至關重要的技術儘職調查會議上,宋天霖帶著他精英的律師和分析師團隊,試圖用複雜的財務模型和市場分析來評估這家公司的價值。艾薇拉安靜地聽著,直到宋天霖團隊的一名分析師對某項技術的商業化前景提出質疑時,她才抬起頭,直接用白板筆在旁邊寫下一連串複雜的公式,語速平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你的模型基於過時的參數。我們的技術核心在於材料結構的創新,其能量轉換效率的理論上限,在這裡。”她圈出一個數字,然後看向宋天霖,目光直接,“宋先生,如果你收購的目的是為了短期資本套利,那麼請回。我們的技術,隻為改變能源格局而生。”
她的話,如同一塊石頭投入冰湖,在宋天霖向來波瀾不驚的心湖裡,激起了圈圈漣漪。他見過太多人在他麵前或諂媚、或畏懼、或極力表現,卻從未有人如此直接、如此……無視他“宋天霖”這個身份所代表的資本力量,隻專注於技術本身和其背後的理想。
第一次,宋天霖在談判中感到了些許……措手不及。他沒有生氣,反而產生了一種奇異的好奇。他揮手製止了想要反駁的分析師,身體微微前傾,看著艾薇拉:“洛林博士,請繼續。”
接下來的幾次接觸,都圍繞著艱深的技術細節展開。艾薇拉完全沉浸在她的科學世界裡,回答問題時邏輯縝密,言辭犀利,從不繞彎子,也從不關心宋天霖的身份。她甚至會直接指出他團隊技術理解上的錯誤,毫不留情麵。
宋天霖發現,自己竟然不反感這種交流方式。他甚至開始期待與她的會麵,不是為了並購案,而是為了那種純粹智力交鋒的快感,以及觀察她談到技術時眼中閃爍的、近乎虔誠的光芒。那是一種他熟悉又陌生的狀態——和他沉迷於資本運作與市場博弈時類似,卻又更加純粹。
一次,會議持續到深夜,其他人早已疲憊不堪,隻有宋天霖和艾薇拉還在為一個技術參數的優化路徑爭論不休。最終,艾薇拉用一個極其巧妙的數學模型說服了他。宋天霖看著白板上那優雅的公式,沉默片刻,忽然開口,語氣是他自己都未察覺的緩和:“很精彩的推論,洛林博士。”
艾薇拉愣了一下,似乎沒料到他會稱讚,隨即微微頷首:“謝謝。這隻是基礎應用。”她收拾東西準備離開,仿佛剛才的激烈討論隻是日常。
宋天霖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需要送你嗎?很晚了。”
艾薇拉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搖了搖頭,晃了晃手中的車鑰匙:“謝謝,我習慣自己開車。而且,”她補充了一句,帶著點科研人員的實在,“我的大腦需要獨處時間來冷卻數據流。”這個說法,莫名地讓宋天霖想到了自己用來開導周玥的“愛是數據流”,嘴角幾不可察地彎了一下。
並購案還在膠著中,但宋天霖的生活似乎注入了一絲不同以往的色彩。他依舊冷靜、高效、運籌帷幄,但偶爾在忙碌間隙,會想起那個穿著實驗室白大褂、眼神清澈專注、敢於直接挑戰他的女人。這座外人眼中難以融化的冰山,其內核深處,似乎因這意外的邂逅,開始出現了細微的、連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裂痕。鐵樹,是否會有開花的一天?連他自己都無法給出這個問題的“最優解”。
喜歡風起京華,攜手一生請大家收藏:()風起京華,攜手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