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玥在幼兒園的生活,因為小宇那“一顆玻璃珠”的表白,掀起了一點小小的漣漪後,很快又恢複了平靜。四歲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得飛快,小宇的靦腆“追求”在周玥大大咧咧的性格和家庭“過度保護”下,並未持續太久。周玥依舊是那個活潑開朗、偶爾有點小任性的小公主,在班裡人緣很好,老師們也都很喜歡她。
不過,新的“煩惱”出現了。幼兒園舉辦“我的爸爸媽媽”主題分享會,每個小朋友都要上台講一講自己的父母。周玥站在台上,看著下麵一雙雙好奇的眼睛,小胸脯挺得高高的,開始介紹:
“我爸爸超級厲害!他會開很大的公司,還會把我舉得好高好高!我媽媽更厲害!她以前是打乒乓球的冠軍,拿過金牌哦!現在她管一個很大很大的文化交流中心,裡麵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
她的話引起了小朋友們的驚歎和羨慕。但也因此,有幾個調皮的小男孩開始叫她“冠軍的女兒”,帶著點起哄的意味。周玥一開始還挺得意,但次數多了,就覺得有點煩,感覺這個稱呼把她和媽媽綁定得太緊,好像她隻是因為媽媽是冠軍才被關注似的。
她回家後,悶悶不樂地對宋雨霏說:“媽媽,我不想他們隻叫我‘冠軍的女兒’,我就是周玥。”
宋雨霏聽了,心中了然。她摟住女兒,溫柔地說:“寶貝,你說得對。你就是周玥,是獨一無二的。媽媽是冠軍,那是媽媽的過去和驕傲,但不是你的標簽。你的厲害,在於你是你自己,在於你的善良、你的聰明、你的畫畫的很好看,在於你是爸爸媽媽的寶貝。下次如果有人再這樣叫你,你可以大聲告訴他們,‘我叫周玥’。”
周翊軒也支持女兒:“沒錯,我們玥玥靠自己就很棒!”
得到了爸爸媽媽的肯定,周玥心裡的那點小疙瘩很快就解開了,第二天就自信地糾正了同學的稱呼。
另一邊,楊楚怡的育兒生活則進入了新的階段。蘇念晴晴晴)小朋友逐漸顯露出與姐姐蘇念楊念念)截然不同的性格。念念像蘇清河,比較安靜,需求明確,作息規律,像個嚴謹的小科學家。而晴晴則更像楊楚怡,情感外露,需求多變,白天睡得少,對周圍一切都充滿好奇,是個精力旺盛的“小探險家”。
同時照顧兩個性格迥異、年齡又接近的嬰兒,即使是擁有強大支持係統的楊楚怡,也時常感到筋疲力儘。尤其是晴晴,常常在深夜精神奕奕,咿咿呀呀地要求陪伴,讓渴望睡眠的楊楚怡幾乎崩潰。
有一次,晴晴不知為何哭鬨不止,楊楚怡怎麼哄都哄不好,念念也被妹妹吵醒,開始小聲啜泣。蘇清河正在書房處理一個緊急的數據模型,一時脫不開身。那一刻,被哭聲包圍的楊楚怡,看著鏡中那個頭發淩亂、黑眼圈濃重的自己,一股巨大的無力感和煩躁湧上心頭,她甚至產生了“我為什麼要生兩個孩子”“我是不是個失敗的母親”這樣的負麵念頭。
她強忍著情緒,先把相對好哄的念念交給聞聲趕來的保姆,然後抱著依舊哭鬨的晴晴走到陽台,吹著冷風,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就在她感覺快要撐不住的時候,蘇清河終於處理完工作,匆匆趕來。他從身後抱住她和孩子,什麼也沒說,隻是默默地接過晴晴,用他那種特有的、平穩的節奏輕輕拍撫。
過了一會兒,晴晴竟然奇跡般地在他懷裡慢慢安靜下來,抽噎著睡著了。
蘇清河這才低聲對楊楚怡說:“去休息吧,這裡交給我。數據表明,嬰兒夜啼有超過十七種可能原因,逐一排查需要時間,但總會找到解決方案。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他沒有說“彆哭了”或者“這很正常”之類空洞的安慰,而是用他的方式告訴她,問題可以解決,並且他會在身邊。這種務實又堅定的支持,比任何甜言蜜語都讓楊楚怡感到安心。她靠在他肩上,疲憊地點了點頭。
育兒之路,就是這樣充滿了瑣碎的煩惱和突如其來的挑戰。但正是在應對這些挑戰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一同成長,夫妻之間的紐帶也更加牢固。周玥在學習建立獨立的自我認知,楊楚怡和蘇清河在摸索平衡兩個孩子的愛與精力。而搖籃裡的周景珩和蘇念晴,這兩個被寄予了“青梅竹馬”期望的小家夥,正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悄然成長,等待著屬於他們的故事開場。
喜歡風起京華,攜手一生請大家收藏:()風起京華,攜手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