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光透過銀杏葉的縫隙,在周家彆墅的花園裡灑下斑駁光影。這個周末,家族成員們不約而同地回到這裡,空氣中彌漫著溫馨與期待。
晨光中的相聚
清晨六點,周老爺子在花園裡打著太極,旁邊是認真學習的韓峻。“太爺爺,這個招式應該這樣...”韓峻剛開口就被打斷。
“我打太極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周老爺子瞪眼,卻掩不住眼角的笑意。
涼亭下,蘇老爺子正在指導裴念楚書法,而傅老爺子則優雅地品著紅茶,指點季明睿的英文發音。
這時,周玥在林燁的陪伴下緩緩走來。“爺爺們早。”她的聲音依舊帶著受傷後的緩慢,但氣色明顯好轉。林燁細心攙扶著她,在她耳邊低語:“今天看起來精神很好。”
不遠處,周景珩和蘇念楊牽著手走進花園,兩人剛剛結束晨跑。“姐,你今天能走這麼多路,進步很大。”周景珩以醫生的專業眼光評估著姐姐的康複情況。
蘇念楊笑著補充:“玥姐的氣色比上周更好了。”
早餐桌上的歡聲笑語
餐廳裡,長長的餐桌坐滿了人。周景珩正與沈思源討論醫學算法,蘇念楊則和裴念楚交流著藝術創作。
這時,蘇念晴和傅時深匆匆趕到。“抱歉來晚了,”蘇念晴解釋,“剛結束一個國際學術會議的視頻連線。”
楊楚怡連忙為女兒女婿安排座位:“念晴,時深,快坐下吃飯。你們總是這麼忙。”
宋雨霏笑著打趣:“咱們念晴現在是國際知名的學者了,比當年她媽媽還要厲害。”
周玥溫柔地注視著這一切,對身邊的林燁輕聲說:“看著弟弟妹妹們都這麼優秀,真好。”
林燁握緊她的手:“你也是他們的驕傲。”
特彆的家庭會議
早餐後,周景珩提出了一個建議:“我想在醫院開設一個特殊的康複科,專門幫助像姐姐這樣的傷員。”
這個提議立即引起了熱烈討論。
蘇念晴從學術角度分析:“可以結合最新的神經科學研究成果。”
周玥以自己的經曆補充:“心理康複和物理治療同樣重要。”
蘇念楊提出:“藝術治療也會很有幫助,我可以設計相關課程。”
三位老爺子也加入討論。周老爺子拍板:“這個項目我支持!”蘇老爺子表示要參與方案設計,傅老爺子則要引進國際先進的康複設備。
看著家人們的熱烈討論,周玥的眼眶微微濕潤。林燁輕聲問:“怎麼了?”
“隻是覺得...很幸福。”周玥微笑著回答。
花園裡的藝術時光
午後,蘇念楊在花園裡支起畫架,準備為家人們畫一幅集體肖像。
“念楊,把我畫帥一點!”江煜開玩笑地說。
雲芷溪輕拍丈夫:“彆打擾念楊創作。”
蘇念晴和傅時深坐在長椅上,一邊討論學術問題,一邊默契地為對方整理衣領。這對學者夫妻的恩愛模樣,讓楊楚怡欣慰地笑了。
周景珩細心地為姐姐調整輪椅的位置,確保她能在最舒適的角度觀看作畫過程。蘇念楊不時抬頭觀察每個人的神態,畫筆在畫布上流暢地舞動。
“念楊繼承了你的藝術天賦。”宋雨霏對楊楚怡說。
楊楚怡驕傲地點頭:“而且比她媽媽更有才華。”
月光下的誓言
傍晚時分,周景珩和蘇念楊宣布了一個重要決定。
“我們打算用‘新芽基金會’的部分資金,支持特殊人群的康複和藝術治療項目。”周景珩說。
蘇念楊補充道:“這個項目就以姐姐的名字命名,叫‘玥光計劃’。”
周玥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林燁替她回應:“謝謝你們,這份禮物太珍貴了。”
蘇念晴也表示支持:“我會動員學術圈的朋友一起參與。”
傅時深微笑點頭:“物理學也可以為康複設備提供技術支持。”
三位老爺子當即表示要全力支持這個項目。周老爺子要出資建立康複中心,蘇老爺子要親自設計課程,傅老爺子則要引進國際專家。
新的開始
夜深了,賓客漸散。周翊軒和宋雨霏站在陽台上,望著滿天繁星。
“看著孩子們都找到了自己的道路,真好。”宋雨霏依偎在丈夫懷裡。
周翊軒點頭:“特彆是看到玥玥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景珩和念楊用他們的方式幫助姐姐,這就是家人啊。”
月光下,周景珩推著姐姐的輪椅在花園裡散步。
“姐,你會好起來的。”周景珩輕聲說。
“我知道。”周玥微笑,“因為有你們在。”
不遠處,蘇念楊正在和蘇念晴道彆,姐妹倆相約下周一起去考察康複中心的選址。
這個秋夜,見證了傷痛中的堅韌,見證了家人間無私的愛,更見證了新希望的萌芽。在愛與支持中,每個人都在書寫著自己獨特的人生篇章,而家族的紐帶,讓這些篇章交織成最動人的故事。
喜歡風起京華,攜手一生請大家收藏:()風起京華,攜手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