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周家老宅迎來了一場特彆的聚會。這一次,不僅是全家團圓,更是要見證精神在新一代身上的延續與創新。
四世同堂
周末的清晨,周家老宅格外熱鬨。以周予安為首的第三代孩子們正在為當天的活動做準備,而更讓人驚喜的是,第四代的孩子們也加入了進來。
周予安的兒子周念玥剛滿五歲,已經展現出對繪畫的濃厚興趣;傅望玥的女兒傅明熙三歲,繼承了母親的共情能力;傅明睿的兒子傅景珩四歲,對機械有著天生的好奇心。
太公,看我畫的!小念玥舉著畫紙跑到周老爺子麵前,畫上是充滿童趣的康複中心。
周老爺子開心地抱起重孫:畫得真好,比太公畫得還好看!
在花園的另一角,傅明熙正學著媽媽的樣子,給布娃娃做康複訓練,溫柔的模樣逗笑了在場的大人們。
創新的火花
下午,一場彆開生麵的創新展示會在周家客廳舉行。第三代和第四代的孩子們輪流展示他們的創意項目。
十六歲的周予安首先展示了他和團隊開發的無障礙智能家居係統。這個係統可以幫助行動不便的人更方便地生活,已經在的部分康複病房試用。
我的靈感來自周玥姑姑,安安認真地解釋,我希望科技能夠幫助更多像姑姑一樣的人。
十四歲的傅望玥則展示了她設計的情緒感知手環。這個手環可以監測佩戴者的情緒變化,並提供相應的音樂或呼吸訓練建議。
有時候,康複不僅是身體的恢複,更是心靈的療愈。望玥溫柔地說。
十三歲的傅明睿帶來了他改進的樂動康複儀2.0,新增了虛擬現實功能,讓康複訓練更加有趣。
最讓人驚喜的是,第四代的孩子們也參與了展示。五歲的周念玥展示了他畫的未來玥光,三歲的傅明熙表演了她自創的康複舞蹈,四歲的傅景珩則用積木搭建了一個微型康複機器人。
八方的期許
展示會結束後,通過視頻連線的八位叔叔都深受感動。
陸止淵第一個發言:看到這些孩子們的創新,我覺得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建議設立一個青少年創新基金,專門支持他們的創意項目。
嚴律點頭讚同:我會協助製定完善的基金管理規範,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裴炎承諾提供技術支持:需要任何能源方麵的支持,隨時開口。
季淩風笑著說:這些孩子的創意讓我看到了無限可能,情報網絡隨時為他們服務。
韓肆鄭重表示: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我會確保所有創新項目都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
顧雲辭溫和地說:從醫學角度看,這些創新都很有價值,我會提供專業指導。
江煜讚歎道:將藝術與科技結合,這正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沈寂簡潔地總結:全力支持。
傳承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