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山解釋起來,“大隊長,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城,如今這情況,怕每年都有下鄉的知青,到時候知青院定然是不夠住的,我這想著還不如我們搬出去蓋一套房子。”
這想的有一些遠。
不過這如果年年都有知青來,知青院的確可能住不下。
這李知青和蘇知青已經結婚了,不可能一直住在一起。
“大隊長,我們如果回城,把房子留給大隊。”一旁的蘇丹丹出聲道。
“大隊長,我和蘇知青結婚了,一直住在知青院也不好。”
葉大隊長看向這兩人,他們的確結婚了。
“過幾天給你們答複,需要大隊部商量一番。”
李雲山也知道,這事不可能就這麼痛快的答應的。
“就麻煩大隊長了。”
兩人離開了大隊長家裡,小聲的討論起這件事情來。
“大隊長他們會同意嗎?”
“會同意的,但是要看價碼。”
因為他們是第一隊搬出知青院結婚的知青,大隊部那邊考慮的會更多。
他們等著結果就是。
這件事情還是有一些大的。
大隊部這邊商量這事。
“大隊長,如果這以後來的知青,都想要在我們大隊蓋房子,這哪裡有那麼多的地給他們蓋房子?”
“是呀,這一旦開了先例的話,可就阻止不住了。”
“人家知青也說了,他們回城,就把房子留給我們大隊。”
大家商量出一個辦法,要蓋房子可以,但是宅基地需要他們指定,還要出錢,到時候回城這房子留給大隊安排,提前寫一份證明。
李雲山和蘇丹丹知道這個結果,兩人都同意了,兩人各自出了一半的錢。
這請人蓋房子。
不包吃,每天三毛錢。
拜托大隊長幫他們找人蓋房子。
劉苗苗很快也知道這件事情了。
對於蘇丹丹和李雲山在外麵蓋房子,也有幾分詫異的。
這蘇丹丹還是有幾分腦子的。
大隊上的李婆子去了。
李婆子有一個兒子是烈士。
所以大隊上不少人都去看看了。
劉苗苗也去了一趟,沒有帶著兩個孩子去。
“日子定下了,三天後埋,這幾天,大隊社員想要去守夜就去守夜。”
劉苗苗定然是不能去守夜的。
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呢?
“這李婆子也是一個可憐人,她生了六個孩子,隻活了三個,她一個人拉扯著倆兒一女,可這三個孩子,有一個孩子當年跑去當兵,一去不回,公社領導把消息送回來的,也是因為這個,公社領導照顧她家,給她家一個名額,可李婆子這麼多年,沒有去公社住,一直待在大隊上。”
劉苗苗疑惑出聲,“她為什麼不去公社住?”
“守著家,說怕他那個兒子回來,找不到家,因為當年她那個大兒子的屍體沒有落葉歸根,她常說,她那個兒子沒有死,沒有死,因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葉母長歎一口氣。
劉苗苗望了一眼天。
戰亂的年代,哪裡有完好的屍體,甚至很多去世的軍人,都是當地掩埋的。
特彆是敵人要襲擊來,要轉移,一個墓碑都沒有,隻有一個土包。
沒有這些先輩奉獻,哪有如今和平。
“娘,怎麼了?”
壯壯發現他娘有一些心不在焉的,“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我去找李爺爺拿藥?”
感冒?
不存在的。
“娘沒事,就是想你們爹了。”
原來是想爹了。
“我們也想爹了。”
“娘,奶奶說我們可以去隨軍,我們什麼時候去隨軍,這樣就能天天見到爹了。”
“對呀,這樣就不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見不到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