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清晨之光_大專畢業,彆人打工我回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九章 清晨之光(1 / 1)

晨陽已經穩穩爬過山頭,金色的光芒如同融化的蜜糖,緩緩灑在田埂上。草葉間殘留的露水被照得亮晶晶的,像撒了一地細碎的鑽石,隨著微風輕輕晃動,折射出斑斕的光。祝十三挑起那兩滿撮箕黑麥草,指尖輕輕搭在楠木扁擔上,隻覺得百來斤的重量壓在肩上,竟輕得像揣了兩捧蓬鬆的棉花——練體訣運轉的餘勁還在經脈裡緩緩流轉,那股溫熱的氣流順著肩膀往下沉,穩穩托住了扁擔的壓力,連平時挑重物時總會硌得發紅發疼的肩窩,此刻都隻傳來淡淡的麻意,沒有半分尖銳的痛感,反而像有人用溫熱的手掌輕輕托著,安穩又踏實。

他邁開步子往家走,腳步輕快得不像走在沾著露水的濕滑田埂上,倒像是踩著無形的風。路邊的玉米稈已經長到齊腰高,翠綠的葉子被風拂得“沙沙”作響,像是在低聲吟唱著晨曲。偶爾有幾滴晶瑩的露水從葉尖滴落,精準地落在他的褲腳上,洇出一個個小小的濕痕,卻一點都不覺得涼——練體訣帶來的暖意順著經脈蔓延到四肢,連帶著皮膚都透著股溫和的熱氣,這點露水的涼意,剛沾到身上就被悄悄驅散了。

祝十三低頭看了眼胸口,紅繩係著的平安扣靜靜貼在衣料下,隔著薄薄的舊T恤,也能清晰感受到那抹沁人心脾的冰涼。那涼意不像寒冬的冰碴,反而像夏日裡剛從井裡撈出來的玉石,帶著種安定心神的力量,讓他心裡因術法見效而翻湧的激動,慢慢沉澱下來,化作實實在在的踏實感。他想起昨天還在為未來迷茫,不知道留在村裡能做些什麼,可現在,體內流轉的氣流、肩上輕快的重量、胸口安穩的玉扣,都在告訴他:留下來,在這裡,也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沒走幾分鐘,遠處就傳來灶房柴火“劈啪”燃燒的聲音,那聲音清脆又溫暖,混著淡淡的炊煙味,順著風飄過來——那是家的方向,是母親陳桂蘭在為他準備早飯。祝十三心裡一暖,不自覺加快了些腳步。很快,自家院子那熟悉的紅磚牆就出現在視野裡,牆頭上還掛著去年曬玉米用的竹篩子,篩子的竹條被歲月浸得發黃,此刻被晨光染成了暖黃色,像一道溫柔的剪影,映在藍天下。

“吱呀”一聲,他推開那扇有些陳舊的木門,門軸轉動時發出輕微的聲響,這是他從小聽到大的聲音,此刻卻覺得格外親切。剛把撮箕往棚子邊挪了挪,想先把草卸下來,灶房的門就被“嘩啦”一聲掀開了。母親陳桂蘭係著條藍布圍裙,圍裙上沾著點灶灰,手裡還攥著根燒火棍,顯然是剛從灶膛邊過來。

看見祝十三挑著滿滿兩撮箕黑麥草站在院子裡,陳桂蘭的眼睛一下子就睜大了,手裡的燒火棍“哐當”一聲掉在青石板地上,滾到腳邊都沒顧上撿。“十三?你咋這麼快又回來了?”她快步走過來,聲音裡滿是驚訝,“這才多大一會兒啊——你爸平時割這麼一擔,從地裡挑回來,最少也得磨蹭半個鐘,你這去得快,回來得更快,莫不是沒割滿,糊弄媽呢?”

陳桂蘭說著,伸手就去掀撮箕上蓋著的草簾——那草簾是她昨天剛編的,用來蓋草防止露水打濕。掀開簾子的瞬間,綠油油的黑麥草立刻映入眼簾,草葉長得格外茂盛,還帶著新鮮的水汽,根部沾著濕潤的褐色泥土,滿滿當當堆在竹編撮箕裡,連撮箕的邊緣都冒了尖,顯然是實打實的滿擔,一點都沒摻假。

她還是不放心,又伸手摸了摸祝十三的肩膀,指尖隔著T恤觸到他的皮膚,沒摸到平時挑重物後會出現的紅印,反而隻覺得他的肩膀繃得緊實,肌肉帶著勁,沒有半分吃力的鬆弛感。這才把懸著的心稍稍放下,可眉頭又很快皺了起來:“你這孩子,是不是硬撐著?百來斤的東西,你以前連半擔都挑不動,上次幫你爸挑玉米,沒走幾步就喊肩膀疼,今天咋這麼利索?彆是累著了,怕媽擔心沒敢說吧?”

祝十三把扁擔從肩上卸下來,輕輕靠在棚子的木柱上,扁擔與木柱碰撞,發出“篤”的一聲輕響。他伸手擦了擦額頭的薄汗——那汗不是累出來的,是心裡的激動沒壓住,從皮膚裡泛出來的熱。他看著母親滿臉的擔心,到了嘴邊的話又悄悄咽了回去:平安扣裡藏著術法的秘密太離奇,植藥術催發青草、練體訣增強力氣的事,要是說出來,怕是要嚇著一輩子守著土地的爸媽。而且村裡人本就愛傳閒話,萬一消息走漏,還不知道會招來什麼麻煩。現在這樣安安穩穩的,能用自己的能力幫家裡乾活,讓爸媽少些辛苦,就挺好。

“媽,我真沒硬撐。”他對著母親笑了笑,伸手把撮箕裡的黑麥草往棚子裡挪了挪,草葉蹭過手指,帶著新鮮的草木腥氣,那味道讓他想起小時候跟著母親去地裡割草的日子,“早上起來精神頭足,割草的時候也順手,一點都不覺得費勁,挑著回來也輕得很。你看,我這肩膀都沒紅,真不累。”他說著,還特意把肩膀湊到母親麵前,輕輕扯了扯T恤的領口,讓她看清楚——被練體訣滋養過的皮膚,比平時更有韌性,彆說紅印,連一點扁擔壓過的痕跡都沒有,光滑得很。

陳桂蘭還是有點不放心,伸手捏了捏他的胳膊。指尖觸到祝十三胳膊上的肌肉,不再是以前那種鬆鬆軟軟的觸感,反而帶著緊實的力道,像剛曬過太陽的麵團,有韌勁又不僵硬。她這才輕輕歎了口氣,語氣裡帶著點欣慰,又有點感慨:“也是,你都這麼大了,二十五了,身子骨也長開了,是該有力氣了。以前總把你當小孩,怕你累著,現在看來,是媽想多了。”她彎腰撿起地上的燒火棍,用圍裙擦了擦上麵的灰,又叮囑道:“累了就說,彆跟自己較勁。這草看著新鮮,水分足,下午喂豬正好,省得再跑一趟去割。”

“媽,我想再去割一擔。”祝十三突然開口,目光越過母親的肩膀,落在院門外那片泛著金光的田地方向——他還惦記著昨天父親割過的那片草茬,想再去看看被植藥術催發後,嫩芽長得怎麼樣了;也想趁著現在勁頭足,多存點黑麥草,這樣往後天熱了,爸媽就不用天天頂著大太陽往地裡跑,能在家多歇會兒。“多割點存著,後麵伏天到了,又熱又曬,割草遭罪,現在多存點,省得麻煩。”

“還去?”陳桂蘭愣了一下,急忙伸手拉住他的胳膊,掌心的老繭蹭過他的皮膚,有點糙卻很溫暖,“歇會兒再去啊!我灶上煮著玉米粥呢,剛熬開,米粒都煮開花了,你先喝碗墊墊肚子,不然空著肚子乾活,容易傷胃。你爸以前就是年輕時不注意,空肚子扛活,現在一到陰雨天,胃就疼。”她的聲音裡滿是疼惜,指節上還留著昨天割草時被草葉劃的小口子,結著層薄痂,捏著他胳膊的力道卻很輕,生怕弄疼他。

“媽,我不餓。”祝十三輕輕掙開母親的手,動作很輕,沒讓她覺得被推開,“我走得快,割起來也順,一個來回用不了多久,很快就回來。你在家看著灶火,彆讓粥煮糊了,我回來再喝熱的。”他知道,有練體訣在,體內的氣流不斷滋養著身體,彆說再割一擔,就是割三五擔,也不會覺得累。而且他心裡還藏著個小小的期待——想再試試植藥術,看看能不能讓更多的黑麥草長得快些,要是能讓整片黑麥田的草都長得又快又好,爸媽往後就真的不用再為割草發愁了。

陳桂蘭還想再勸,可看著祝十三眼裡的勁兒——那是一種她很久沒見過的神采。不是在省城讀大專時視頻裡的迷茫,也不是剛回來那幾天的沉悶,而是亮閃閃的,像蒙塵的燈泡突然通了電,帶著股衝勁和期待,讓人不忍心打斷。話到了嘴邊,又悄悄咽了回去。她隻是伸手理了理祝十三衣領上的褶皺,把翻起來的衣角輕輕撫平,輕聲叮囑:“那路上慢點走,彆跑,田埂上剛下過雨,滑得很,當心摔著。割的時候也彆太急,累了就坐在田埂上歇會兒,旁邊有老桉樹,能遮涼,彆硬撐。”

“知道啦媽!”祝十三笑著應了聲,聲音清亮,轉身就往院門外走。剛邁出兩步,又突然想起什麼,腳步頓住,回頭對母親揮了揮手,大聲說:“粥你先盛一碗吃,彆等我,涼了就不好喝了!”

陳桂蘭站在院子裡,看著祝十三的背影漸漸消失在田埂儘頭,那背影不再像剛回來時那樣單薄,反而透著股挺拔的勁兒,一步一步走得很穩。她轉身往灶房走,走了兩步,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晨陽把田埂染成了一片金色,兒子的身影在那片金色裡,越走越遠,卻一點都不顯得孤單。她輕輕歎了口氣,嘴角卻悄悄翹了起來,眼裡帶著點笑意:這孩子,好像真的不一樣了,不再是那個需要爸媽操心的小孩,能扛事了。

祝十三挑著空撮箕,走在田埂上,腳步比剛才更輕快了些。體內的練體訣在他的意念下緩緩運轉,溫熱的氣流順著丹田、會陰、尾閭一路向上,再繞回丹田,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每走一步,都覺得渾身的力氣更足了些,腳下的泥土仿佛都變得柔軟,不再硌腳。他摸了摸了胸口的平安扣,冰涼的玉貼著皮膚,像一顆藏在懷裡的星星,安穩又有力量。

心裡突然冒出個念頭:以後,他要把植藥術練熟,讓家裡的莊稼長得比彆人好,讓黑麥草長得又快又肥,這樣爸媽就不用再為收成發愁;他要把煉丹術學會,煉製出能讓豬長得壯、不生病的丹藥,這樣賣豬能多賺些錢,家裡的日子能過得更寬裕;他還要把禦獸訣弄懂,跟家裡的豬建立聯係,知道它們什麼時候餓、什麼時候不舒服,這樣喂豬也能更省心。他要讓爸媽不用再這麼辛苦,要讓這個被大山圍著的家,變得越來越好,讓村裡的人都知道,留在山裡,也能有出息。

風從十萬大山的方向吹過來,帶著草木的清香和山泉的涼意,吹得他的衣角輕輕飄起,像一麵小小的旗幟。祝十三抬頭望向遠處的黑麥田,綠油油的一片,在晨光裡泛著勃勃生機,草葉隨風擺動,像是在歡迎他的到來。他加快了腳步,心裡的期待像田裡的青苗一樣,在晨光裡悄悄冒了芽,越長越旺,把曾經的迷茫和不安,都蓋得嚴嚴實實。

田埂邊的小路上,偶爾有早起的農人經過,扛著鋤頭,背著竹筐,看見祝十三挑著空撮箕走得飛快,都笑著跟他打招呼:“十三,又去割草啊?年輕就是好,力氣足!”祝十三也笑著回應:“王伯早!李嬸早!趁早上涼快,多割點存著!”聲音裡滿是底氣,不再像以前那樣,跟村裡人說話都帶著點局促。

陽光越來越暖,灑在身上,像裹著一層薄紗。祝十三看著前方越來越近的黑麥田,心裡充滿了力量——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往後的日子,有平安扣的陪伴,有術法的助力,有爸媽的支持,他一定能在這片土地上,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最新小说: 絕症虐文女主覺醒後殺瘋了! 明末大權奸 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 高武教導主任:開局給學生上強度 可愛男娘的新同桌是不良假小子 詭神無法收容?先讓我淺嘗兩口 心動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手握神豪係統儘收全球產業 倒計時90天,挑戰33條巨物 長生仙途:道不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