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空間航行是對耐心與技術的雙重考驗。在這裡,常規的時間感變得模糊,隻有導航儀上穩定變化的坐標讀數和能量監測屏上起伏的曲線,提醒著他們正在遠離熟悉的青木界,深入一片對他們而言幾乎完全未知的星域。
蘇淩薇將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主控室內。她不僅要實時監控“啟明號”各大係統的運行狀態,應對亞空間航行中偶爾出現的能量湍流和微小的空間褶皺,還要利用這段相對“平靜”的航程,深入分析之前與機械神國交戰中獲得的海量數據。她試圖從那些冰冷的金屬殘骸和能量頻譜中,找出這個可怕敵人艦隊調動、戰術配合乃至能量供給模式的規律,任何一點發現,都可能在未來拯救整個同盟。
岩魁在最初的新鮮感過去後,很快找到了在星舟上保持狀態的方法。他幾乎把重力模擬訓練室當成了第二個家,拉著幾個同樣精力旺盛的赤岩星戰士,在其中進行著高強度的對抗演練。轟鳴的撞擊聲和四溢的地火能量時常讓路過的工程人員側目。他堅信,無論科技如何發達,戰士本身的勇武和力量永遠是最後的保障。偶爾,他也會跑到轟鳴聲最響的引擎艙,看著那如同被束縛的恒星般咆哮的地火推進器,感受著那澎湃的動力,滿意地咧開大嘴。
納克薩和它的族人對亞空間環境顯得更為適應。這種充滿了微弱混沌能量和空間亂流的環境,對它們而言甚至比物質宇宙更讓它們感到一絲“親切”。它們分散在星舟的各處關鍵節點,尤其是空間穩定錨點和能量傳導樞紐附近,如同活體的、高敏感度的傳感器,以其種族天賦警惕地感知著任何異常的空間波動或可能潛伏在亞空間陰影中的威脅。它們的存在,為“啟明號”增添了一層無形的預警網絡。
顧塵多數時間則在專門為他準備的靜室中冥想,鞏固著體內剛剛歸位不久的四象星鑰之力。四種源於宇宙本源的強大力量在他經脈和星墟神國中流轉、交融,每多一分掌控,他對法則的理解便深刻一分。他也在不斷推演和完善著《星墟混沌經》後續的路徑。靜修之餘,他會與璃月交流,感受她靈體愈發凝實帶來的變化;也會與啟明探討星靈族那些浩如煙海的記載中,關於星海深處各種奇異種族和文明的隻言片語;有時,他也會信步走到艦橋,與蘇淩薇一同研究那張正在不斷補充細節的星圖,討論下一個可能的目的地,以及航線上可能遇到的挑戰。
就在航行的第十七天,一個意外的發現打破了航行的單調。負責監控深空背景噪音和搜尋特定信號模式的探測器,捕捉到了一絲微弱但極其規律的脈衝信號。
“接收到非自然源脈衝信號,重複頻率固定。”蘇淩薇清冷的聲音在艦橋響起,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快速調出信號分析界麵,“信號強度微弱,來源遙遠。編碼方式……未知,不屬於數據庫內記錄的機械神國任何已知製式,也非赤岩星、青木界或噬界者的通訊模式。”
顧塵立刻從靜室來到艦橋,站在主控台旁。“能解析出信號內容嗎?”
“正在嘗試多種破譯算法……信號結構基於一種非常古老的、通用的基礎數學邏輯循環,內容極其簡單,幾乎不攜帶複雜信息。”蘇淩薇的指尖在光屏上快速滑動,“初步判斷,這可能是一種指向性的引導信標,或者……是一種設定好的、麵向所有可能接收者的、最基礎的求救信號。”
星圖被放大,信號源的方向被高亮顯示出來,一個原本空白、未被標注的區域,出現了一個微弱但持續閃爍的光點。
“這個方向……偏離我們預定的航線了。”岩魁看著星圖,撓了撓他的大光頭。
納克薩也睜開了眼睛,它那紫色的眼瞳中光芒流轉,仔細感知著信號傳來的那片虛無區域:“那片空間……結構很‘乾淨’,沒有大規模戰爭留下的疤痕,也聞不到濃烈的混沌汙染氣息。但是……”它頓了頓,似乎在捕捉某種極其細微的感覺,“這個信號本身,雖然微弱,卻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急迫和絕望。”
是遵循原計劃,前往下一個標記的可能存在活躍文明的星係?還是冒險偏離航線,去探查這個來曆不明、充滿未知的信號?
顧塵凝視著星圖上那個孤獨閃爍的光點。星火同盟成立的初衷,便是尋找散落在宇宙中各處的抵抗火種,任何一絲可能的線索都不應輕易放過。尤其是這種看似無害、甚至可能代表著某個文明最後遺言的信號。
“調整航向,優先前往信號源區域進行探查。”顧塵做出了決定,聲音沉穩,“全員進入三級警戒狀態,非必要崗位人員穿戴防護裝備。蘇淩薇,規劃最安全的接近路線;納克薩,持續監控信號源周邊空間穩定性;岩魁,確保應急戰鬥單元隨時可以啟動。”
“明白。”眾人齊聲應道。
“啟明號”龐大的艦體在亞空間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脫離了原定航線,朝著那個未知的信號源方向駛去。引擎功率提升,護盾能量加強,星舟如同警惕的獵手,開始向潛在的獵物或同伴靠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經過數次謹慎的短途躍遷,規避開幾片不穩定的空間亂流區,“啟明號”終於脫離了光怪陸離的亞空間,重返物質宇宙。
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一片看起來頗為“平庸”的星係。中央的恒星是一顆處於穩定中年期的黃矮星,光芒溫和。圍繞它運行的幾顆行星大小不一,但探測器初步掃描結果顯示,這些星球要麼是缺乏大氣層的岩石星球,要麼是氣態巨行星,表麵環境惡劣,似乎都不具備孕育複雜生命的條件。
“未檢測到大規模能量反應,未發現任何星港、艦隊或大規模地表改造跡象。”蘇淩薇迅速彙報著掃描結果,“也未捕捉到機械神國特有的能量簽名或通訊噪音。那個脈衝信號源,精確定位在該星係第四顆行星的軌道上,而非行星地表。”
眾人的目光投向舷窗外那顆灰黃色、布滿隕石坑的岩石星球。它寂靜地懸浮在虛空中,看起來毫無生氣。
“信號來自軌道?一個獨立的人造物體?”顧塵確認道。
“確認。信號源是處於行星軌道上的一個獨立人造物體。根據雷達回波和光學觀測初步判斷,體積不大,結構……似乎是一個環形空間站。”蘇淩薇說著,將高精度觀測圖像放大到主屏幕上。
一個模糊的、銀灰色的環形結構出現在屏幕上,它靜靜地懸浮在行星的引力軌道上,如同一個被遺忘的指環。歲月的痕跡刻在它的表麵,部分區域有明顯的隕石撞擊坑,但整體結構看起來依然完整。在環體的一側,有一個明顯凸起的結構,正在規律性地向著宇宙深空發射著那個微弱的脈衝信號。
“未檢測到該空間站有任何主動防禦武器係統的能量特征。其自身能量反應極其微弱,僅能維持最基本的信號廣播和可能的核心係統待機。”蘇淩薇繼續分析著數據,“綜合判斷,該空間站似乎處於長期休眠或最低功耗運行狀態。”
“像個被廢棄了很久的觀察站或者通訊中繼站?”岩魁猜測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失望,“還以為能碰到個活著的文明呢。”
納克薩卻微微皺起了眉頭,它那覆蓋著骨甲的麵容上露出一絲疑慮:“感覺……不太對勁。這裡太安靜了,安靜得有些反常。而且,這個環形空間站的建築風格和結構比例……讓我有些熟悉。似乎在破碎星海深處,某些被時間遺忘的古老遺跡碎片上,見過類似的設計語言……”
就在這時,一直靜靜飄浮在顧塵身邊的璃月,忽然抬起了她近乎實質化的手,指向主屏幕上空間站環形結構的內側區域,她的聲音帶著一絲空靈與凝重:“顧塵,我感覺那裡……有東西。不是冰冷的機械,是一種……被凍結了的、非常濃烈的悲傷情緒,還有很多……凝固的生命氣息。”
顧塵目光一凝,毫不猶豫地運轉起真理之瞳。他的視線仿佛穿透了空間站那厚重的外殼和層層隔離,直接投向環形結構的內側空間。
他看到的,並非預想中的控製中心、居住艙或者能源核心,而是一片被奇異力場籠罩、如同巨大水晶棺槨般的廣闊區域!裡麵整齊地、靜止地封存著數十具類人形生物的遺體!它們保持著生前的姿態,麵容平靜,甚至帶著一種釋然,但周身毫無生命波動,仿佛時間在它們身上徹底停滯。它們的穿著打扮與空間站的風格一致,材質奇異,似乎是這裡的原住民。
這是一個……集體墓穴?一個文明留下的時間膠囊?還是某種……失敗的逃亡計劃?
“接收到新的信號!”蘇淩薇的聲音帶著一絲急促,打破了艦橋的沉寂,“不是外部的那個循環廣播!是來自空間站內部!一個……被我們的靠近所激活的交互信號!它在主動嘗試與我們建立通訊!”
嗡——!
幾乎在蘇淩薇話音落下的同時,遠處那個環形空間站似乎輕微地震動了一下,積聚在表麵的宇宙塵埃被震落飄散。原本黯淡無光的環體內部,某些區域開始依次亮起幽藍色的、如同呼吸般明滅的光芒。而那個持續了不知多少歲月的、指向深空的脈衝廣播信號,戛然而止。
緊接著,一個冰冷的、明顯是電子合成的,但奇異地帶有一絲難以言喻的、人性化疲憊感的聲音,通過宇宙中較為通用的幾個緊急通訊頻率,清晰地、直接地在“啟明號”的艦橋內響起,使用的是一種古老的、但能被語言模塊勉強解析的星際語:
“檢測到符合‘火種協議’激活條件的智慧生命單位靠近……正在進行特征識彆……識彆結果:非中央數據庫記錄在案之已知文明……能量特征分析:複雜,具備多重複合本源屬性……”
“陌生的外來者……你們……是‘守望者’議會……終於派來的接引使者嗎?”
守望者議會?
顧塵與蘇淩薇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凝重與深深的疑惑。這個稱呼,他們從未在任何已知的記載或情報中聽說過。
喜歡神域星墟請大家收藏:()神域星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