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於淵進入廢土世界的第二十二天。
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因為幾天前種下的野韭菜,終於破土了!
星空天文台觀景平台上。
於淵看著瘋狂種植槽中,已經被一層淡綠色覆蓋的腐殖土,心裡笑開了花。
雖然種植槽裡的綠色,還很稀薄,隻有薄薄的一層。
但在於淵看來,卻是生命的希望,也是他開啟自給自足生存模式的開始。
“我是按照正常播種方式種植的野韭菜,差不多三天破土,與那本種植書裡記載的時間縮短了60%~70%的時間。
如果我之後先將種子浸種催芽後,再播種的話,那豈不是隻需要1~2天就能完成破土過程?”
於淵總結著經驗。
並將這些要點一一記錄了下來。
他的藏身處備忘錄上,不知不覺已經記載了密密麻麻的信息內容。
有戰鬥的、有情報的、藏身處設施建造的......
而關於種植相關的備忘錄,也已經有了很多筆記。
有些是他在閱讀那本種植書籍時,看到的知識點。
有些則是他在種植過程中的感悟。
雖然信息還很雜亂,但卻是於淵對藏身處以後發展的靈感和支撐。
關閉虛擬光幕。
於淵調整了一下瘋狂種植槽的擺放位置,讓它可以更加充分地沐浴在陽光之下,這才返回藏身處。
“瘋狂種植槽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無疑是巨大的、明顯的。按照這個速度估計最多4~7天,我就有可能吃上新鮮的野韭菜了!”
想到即將吃到新鮮蔬菜,於淵心中火熱。
回到藏身處,於淵檢查了麵包蟲的生長情況,距離蟲卵出生已經有一周的時間。
經過一周的生長,麵包蟲幼蟲已經有3~5mm大小,這個長度是超過正常麵包蟲生長速度的。
而這正是戴樂的研究成果。
他培育的麵包蟲個體,在適合的溫度、濕度、食物的環境下,生長速度會比普通麵包蟲加快30%~60%。
“最近藏身處的溫度有點低,該給小家夥們準備一個恒溫設備了!”
於淵想了一下,來到倉庫,開始在貨架上尋找。
最後他在置物架上,找到一個帶著電線、溫控器的黑色墊子。
“我記得這個東西是在爬蟲養殖箱下麵找到的,應該就是加熱裝置吧!”
於淵拿著加熱墊,通電後,溫控器上出現溫度顯示。
他將溫度設定到26℃,數分鐘後,溫控器上的溫度達到預定溫度,自動停止加熱。
於淵拿著溫度計對準加熱墊,溫度顯示26℃。
“成了!”
於淵立刻將加熱墊,鋪在麵包蟲培育箱下麵。
加熱墊很大,三個培育箱正好可以放上去,於淵滿意地點點頭。
“溫度問題解決,藏身處內的濕度也沒問題,食物充足,小家夥們!快快長大吧!”
隨後,於淵進入防空避難層通道,為那7隻克裡山綿羊喂食了新鮮的青草。
經過這幾天的喂養,克裡山綿羊有了明顯區彆,雖然看上去還是有些消瘦,但起碼活力恢複很多。
而這正是於淵希望看到的,當然,如果能快點長肉就更好了!
但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隨著羊數量的增加,他們每天產下的排泄物,已經遠遠超過了資源回收垃圾桶,可以回收消化的上限。
為了環境衛生,這幾天的垃圾和部分排泄物,都是被於淵直接丟進汽車旅館主客房,進行清除。
雖然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於淵卻總覺得十分浪費,但不處理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