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記憶中,南極的最低氣溫都沒有這麼誇張吧!”於淵訥訥自語。
好在這樣的超低溫應該不會持續很久,否則那就不是氣候修複補償了,而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生物滅絕計劃。
“二十天後進入第二階段,那時溫度將降到零下。差不多兩個月後,真正的超低溫冰河期就會到來,持續1~3個月。”
也就是說保守預計,這次的極端氣候災難持續時間少則三四個月,多則半年之久。
這麼長時間的極端天氣,不論是外出探索,還是生存物資消耗,都是一個重大考驗。
好在,這一切對於淵來說,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他的藏身處位於地下,天然具備對抗極寒災難的優勢。
其次,他現在擁有的生存物資足夠他堅持四五個月,這還沒算麵包蟲養殖和蔬菜種植帶來的食物。
彆的不說,他就算從淘淘洞購買食物,也足夠應對接下來的災難,生存已不存在問題。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完成區域事件中後麵幾項要求。
尤其是最後一條,連續三十天,每天外出探索一個小時。
考慮到新冰河期最短隻會存在1個月,如果他想拿到黃金級文明寶箱,那麼在最初的三十天內,不管外麵溫度如何,都必須保證一小時的探索時間。
想到要麵對最低98℃的超低溫環境,還要待夠1小時。
於淵就有些不寒而栗。
藏身處的室內加熱設施必須考慮,作為北方人,於淵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地暖或者暖氣片。
但從綠森市的情況也能看出,作為沿海城市,這裡絕對不可能找到這兩個設施的建造圖紙,根本不匹配啊!
剩下的就是空調、電熱毯、壁爐等設施了。
掛式空調的話,於淵的製作台就能製作,這個倒是簡單,但如果能找到藏身處設施的建造路徑,他還是更傾向於建造路徑,畢竟有效果加成。
但現在也算有了一個備用方案。
嗯~~加熱設施對電力的消耗必然巨大,發電設施也需要升級。雖然燃油還有十幾桶,但如果用來發電的話,隻怕很快就會消耗乾淨,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優化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建造路徑。
於淵回憶著自己記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種類。
太陽能首先就要排除,既然都到極寒冰河期了,太陽能絕對是受影響最大的,甚至有可能出現晝短夜長、極夜的情況。
paSS!
海洋潮汐能、水力能源也是同樣道理,在那種超低溫下,海水都會凍結,根本不可能利用。
paSS!
思來想去,最後於淵覺得還是風能的可能性更大一點,畢竟有超級風暴群存在,風力絕對不缺。
隻是於淵不確定,超低溫環境下,風力發電設施還能運轉嗎?
還有去哪裡尋找風力發電的優化圖紙,這也是一個難點。
但不管怎麼說,也算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最後就是外出探索時的保暖裝備,以及【豺狼】小隊的安置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