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弄
塵卻初靜在冷宮中孤注一擲送出的密信,仿佛一顆投入深湖的石子,在寂靜中泛起了層層漣漪。這封信,曆經波折,最終成功送到了深得帝心的懷玉長公主手中。
懷玉長公主,生得一副花容月貌,卻有著不輸男子的睿智與果敢。她久居宮廷,對後宮的明爭暗鬥看得透徹,深知其中的複雜與殘酷。平日裡,她雖不常涉足後宮紛爭,但對於那些無端的陷害與不公,心中自有一杆秤。當她展開塵卻初靜的密信,一行行工整卻透著堅毅的字跡映入眼簾,信中所述的冤情以及指向惠妃的關鍵線索,讓她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塵卻初靜,倒是個有膽識的女子。”懷玉長公主喃喃自語,她深知,若密信所言屬實,那這後宮之中,怕是隱藏著一場巨大的陰謀。而她,作為皇帝最為信任的公主,自當為皇帝分憂,也為這後宮的公正出一份力。
此時的宮廷,正因為邊關告急的消息而陷入一片慌亂。皇帝整日憂心忡忡,在朝堂上與群臣商議對策,後宮之事,也因此暫時被擱置一旁。然而,懷玉長公主卻敏銳地意識到,這或許是為塵卻初靜翻案的最佳時機。皇帝此刻急需穩定後宮,以無後顧之憂地應對邊關戰事,而一個被冤枉的妃嬪若能沉冤得雪,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撫後宮人心。
與此同時,貴妃也聽聞了一些關於塵卻初靜密信的風聲。她心中一動,對這個在冷宮中還能設法自救的女子產生了更深的興趣。貴妃深知,在這波譎雲詭的後宮之中,能有如此膽識與智慧的人,若能為己所用,必將是一大助力。
懷玉長公主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先與貴妃商議此事。她深知,貴妃在後宮中勢力龐大,若能得到她的支持,此事成功的幾率將大大增加。於是,在一個靜謐的午後,懷玉長公主輕移蓮步,來到了貴妃的宮殿。
“長公主今日怎得有空來我這宮中?”貴妃笑意盈盈地迎了上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探尋。
懷玉長公主也不拐彎抹角,徑直將塵卻初靜的密信遞給了貴妃,說道:“貴妃娘娘,您看看這封信,其中所涉之事,怕是不簡單。”
貴妃接過信,細細讀了起來,越讀臉色越凝重。讀完後,她輕輕放下信,緩緩說道:“長公主之意,可是想重查容嬪一案?”
懷玉長公主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如今邊關告急,陛下憂心忡忡,後宮若能安穩,也能讓陛下少些後顧之憂。況且,若此事真如信中所言,那惠妃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令人發指。”
貴妃微微沉吟,心中快速權衡著利弊。她深知,若能借此機會扳倒惠妃,不僅能為自己除去一個勁敵,還能賣懷玉長公主一個人情,同時也能在皇帝麵前展現自己的公正與能力。想到這裡,她微微一笑,說道:“長公主所言極是,此事我定當全力支持。”
得到貴妃的支持後,懷玉長公主心中大定。她與貴妃商議了一番後,決定即刻進宮麵聖,向皇帝奏明此事。
皇帝此時正坐在禦書房中,眉頭緊鎖,看著邊關傳來的戰報,心中煩悶不已。聽到懷玉長公主與貴妃求見,他微微一怔,隨即說道:“宣她們進來。”
懷玉長公主與貴妃蓮步輕移,走進了禦書房。兩人行禮後,懷玉長公主率先開口道:“父皇,兒臣今日聽聞了一件關乎後宮的大事,特來向父皇奏明。”
皇帝抬起頭,看著懷玉長公主,疲憊地說道:“哦?何事?但說無妨。”
懷玉長公主便將塵卻初靜的密信之事詳細說了一遍,一旁的貴妃也適時地補充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皇帝聽完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最痛恨後宮妃嬪勾心鬥角,擾亂後宮安寧,若此事真如信中所言,那惠妃實在是罪不可恕。
“你們確定密信所言屬實?”皇帝沉聲問道。
懷玉長公主與貴妃對視一眼,齊聲說道:“此事關係重大,兒臣臣妾)不敢妄言,但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確有可疑之處,還望父皇下令重查。”
皇帝沉思片刻,最終重重地歎了口氣,說道:“罷了,既然如此,便下令重查容嬪一案。傳朕旨意,命大理寺少卿與刑部侍郎共同負責此案,務必查明真相,不得有絲毫懈怠。”
“遵旨。”懷玉長公主與貴妃心中一喜,齊聲應道。
與此同時,在惠妃宮中,惠妃正悠閒地坐在榻上,手中拿著一本佛經,看似在靜心誦讀,實則心中暗自得意。她以為,塵卻初靜被打入冷宮後,便再無翻身之日,自己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卻不知,一場風暴正悄然向她襲來。
“娘娘,聽聞陛下下令重查容嬪一案。”一個宮女匆匆走進來,低聲說道。
惠妃手中的佛經瞬間滑落,臉色變得煞白。她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急忙問道:“這是為何?是誰在背後推動此事?”
宮女搖了搖頭,說道:“奴婢也不知,隻是聽說與一封密信有關,似乎是從冷宮中傳出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