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
第一章:破廟風雪夜,書生遇奇人
寒風呼嘯,如刀割麵,漫天飛雪好似要將世間萬物掩埋。一座破敗不堪的破廟在風雪中搖搖欲墜,廟門半掩,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寒風中痛苦地呻吟。
落魄書生在一名身著單薄的衣衫,瑟縮著身子躲進了這座破廟。他本是懷揣著滿腹經綸,一心赴京趕考,渴望能在科舉中嶄露頭角,光宗耀祖。然而,命運弄人,一路上盤纏用儘,又遭遇這突如其來的風雪,無奈之下隻能暫尋這破廟棲身。
在一名走進破廟,借著微弱的光線打量著四周。牆壁上的壁畫早已斑駁脫落,露出裡麵的黃土,神像也缺了胳膊少腿,顯得格外淒涼。他找了個角落蹲下,試圖用自己的體溫驅散身上的寒意,可那寒風卻好似無孔不入,依舊讓他凍得牙齒打顫。
就在這時,廟外傳來一陣淩亂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個身影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在一名一驚,定睛看去,隻見來人是一位身著道袍的中年男子,麵色蒼白如紙,嘴角還掛著一絲血跡,顯然是身負重傷。那道士瞧見在一名,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但很快又被焦急所取代。
他踉蹌著走到在一名麵前,用儘全力從懷中掏出一枚玉佩,塞到在一名手中。在一名下意識地想要推開,卻聽到道士用虛弱的聲音說道:“三教亂,九流反,此玉能定乾坤……”話未說完,道士便雙眼一閉,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沒了氣息。
在一名嚇得手一哆嗦,玉佩險些掉落。他呆呆地看著手中的玉佩,隻見這玉佩通體翠綠,溫潤光澤,上麵刻著一些奇怪的符文,似龍非龍,似雲非雲,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還沒等他仔細端詳,廟外又傳來了一陣呼喊聲:“那道士肯定躲在這附近,仔細搜!”
在一名心中一驚,意識到這玉佩可能給自己帶來了大麻煩。他來不及多想,慌亂地將玉佩塞進懷裡,轉身便想從破廟的後門逃離。可剛跑到門口,便與幾個手持刀劍的黑衣人撞了個正著。
“小子,你有沒有看到一個受傷的道士?”為首的黑衣人一臉凶相,惡狠狠地問道。
在一名強裝鎮定,搖了搖頭說:“沒……沒看見。”
黑衣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似乎不太相信他的話,又往破廟裡走去。在一名心中暗暗叫苦,趁黑衣人不注意,猛地轉身往旁邊的樹林裡跑去。黑衣人聽到動靜,大喊一聲:“追!彆讓這小子跑了!”便一窩蜂地追了上去。
在一名在樹林中拚命地跑著,樹枝劃破了他的臉和手,他也顧不上疼痛。身後的黑衣人緊追不舍,腳步聲越來越近。就在他感到絕望的時候,前方出現了一條狹窄的小路,小路兩旁是陡峭的山崖。
在一名來不及思考,順著小路便衝了下去。小路崎嶇不平,他一個踉蹌,摔倒在地,順著山坡滾了下去。也不知滾了多久,他終於停了下來,隻覺得渾身疼痛,頭暈目眩。他掙紮著站起身來,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山穀之中,四周靜謐無聲,隻有雪花飄落的聲音。
在一名鬆了一口氣,心想那些黑衣人應該不會追來了。他摸了摸懷中的玉佩,心中又犯起了嘀咕:這玉佩到底是什麼來曆?那道士說的話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人追殺他?一連串的疑問在他腦海中盤旋。
此時,天色漸暗,山穀中彌漫起一層淡淡的霧氣,給這原本就神秘的地方增添了幾分陰森。在一名不敢久留,拖著疲憊的身體,沿著山穀尋找出路。走著走著,他發現前方有一絲微弱的光亮,像是有人家。
他心中一喜,加快腳步朝著光亮處走去。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座茅草屋。屋門緊閉,窗戶裡透出昏黃的燈光。在一名猶豫了一下,還是上前敲了敲門,輕聲說道:“請問有人在嗎?”
過了一會兒,門“吱呀”一聲開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出現在門口。老者看到在一名,微微一愣,問道:“年輕人,你怎麼會在這裡?”
在一名連忙將自己在破廟的遭遇簡單說了一遍,請求老者收留他一晚。老者皺了皺眉頭,打量了在一名一番,猶豫片刻後,還是點了點頭,將他讓進了屋裡。
屋裡陳設簡單,一張桌子,幾把椅子,角落裡還堆著一些柴禾。老者讓在一名坐下,給他倒了一碗熱水,說道:“年輕人,這地方可不太平,你還是儘早離開的好。”
在一名感激地接過熱水,喝了一口,問道:“老人家,這附近是不是有什麼危險?”
老者歎了口氣,說道:“最近江湖上不太平,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聽說有一件神秘的寶物現世,引得無數人爭搶,為此已經死傷了不少人。你說的那個道士,說不定就是因為這寶物才遭人追殺的。”
在一名心中一動,下意識地摸了摸懷中的玉佩,心想難道這玉佩就是那神秘的寶物?但他並沒有將玉佩的事情告訴老者,隻是問道:“老人家,您知道三教九流的事情嗎?那道士臨死前說‘三教亂,九流反’,這是什麼意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者沉思片刻,緩緩說道:“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九流則是指各個行業的人。這江湖中,三教九流之間一直存在著各種矛盾和紛爭。近年來,三教的勢力越來越大,對九流的壓迫也越來越重,九流之人心中積怨已久,說不定真的會有反抗的一天。”
在一名聽了,心中暗自思忖:難道這玉佩與三教九流的紛爭有關?那道士將玉佩交給我,是想讓我用它來平定這場紛爭嗎?可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又該如何做呢?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在一名醒來,發現老者已經不在屋裡。他起身收拾了一下,準備離開。走到門口,他看到桌上留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年輕人,好自為之。”
在一名心中一陣感激,將紙條收好,便踏上了旅程。他決定先去附近的城鎮,打聽一下關於三教九流和玉佩的消息。一路上,他小心翼翼,時刻警惕著是否有人跟蹤。
經過幾天的跋涉,在一名終於來到了一座繁華的城鎮。城鎮裡人來人往,熱鬨非凡。他找了一家客棧住下,稍作休息後,便來到了集市上。集市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攤位,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在一名漫無目的地走著,眼睛卻留意著周圍的人,試圖從他們的交談中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突然,他聽到旁邊一個攤位上,兩個商人模樣的人正在低聲交談。
“聽說了嗎?最近江湖上為了一件寶物,鬨得沸沸揚揚的。”一個胖子說道。
“當然聽說了,好像是一件能改變三教九流格局的寶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另一個瘦子回應道。
在一名心中一動,裝作不經意地靠近他們,想聽聽更多的消息。這時,胖子又說道:“我還聽說,這件寶物好像和一個道士有關,那道士被人追殺,逃到了這附近,也不知道死了沒有。”
瘦子撇了撇嘴說:“就算死了,那寶物也肯定被人拿走了。現在各方勢力都在尋找這件寶物的下落,咱們要是能找到,可就發大財了。”
在一名聽了,心中越發篤定這玉佩就是他們所說的寶物。他不敢再聽下去,悄悄地離開了。回到客棧,他坐在房間裡,想著該如何處置這玉佩。
想來想去,他覺得這玉佩留在身上始終是個隱患,倒不如當掉換些盤纏,再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主意打定,他便帶著玉佩來到了鎮上最大的當鋪。
當鋪裡,掌櫃的坐在櫃台後麵,正悠閒地喝著茶。看到在一名進來,他放下茶杯,打量了在一名一番,問道:“客官,您是要當東西還是贖東西?”
在一名深吸一口氣,從懷中掏出玉佩,放在櫃台上說:“掌櫃的,您看看這個能當多少錢?”
掌櫃的拿起玉佩,仔細端詳了一番,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他放下玉佩,淡淡地說:“客官,這玉佩雖然看著不錯,但也不是什麼稀世珍寶,最多能當十兩銀子。”
在一名心中明白掌櫃的肯定是看出了玉佩的不凡,故意壓價。他正想開口爭辯,這時,旁邊突然傳來一個聲音:“慢著,這玉佩我要了。”
在一名轉頭看去,隻見一位身著華麗綢緞,頭戴玉冠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男子麵帶微笑,眼神卻透著精明。他拿起玉佩,看了一眼,說道:“這玉佩我出一百兩銀子。”
掌櫃的臉色一變,說道:“明老板,您這可就不地道了,這位客官先來的,這生意得講究個先來後到。”
明有得笑了笑說:“劉掌櫃,我知道你也看出這玉佩的不凡了,你出十兩銀子,不是擺明了想坑人家嗎?我出一百兩,已經是很公道的價格了。”
在一名聽了,心中對這個明有得不禁有了幾分好感。他問道:“不知閣下為何對這玉佩如此感興趣?”
明有得看了在一名一眼,說道:“實不相瞞,我對古玩玉器略有研究,這玉佩上的符文十分奇特,我從未見過,所以想拿回去仔細研究研究。”
在一名心中猶豫起來,他不知道是否該相信這個明有得。明有得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說道:“這樣吧,兄台若信得過我,這玉佩借我三日,三日後我定當原物奉還,另外再奉上二百兩銀子作為酬謝。”
在一名心想,這明有得既然是個商賈,應該不會為了一塊玉佩毀了自己的名聲。而且自己現在也確實需要錢,於是便說道:“好,我信你。但醜話說在前頭,若三日後你不歸還玉佩,我定不會善罷甘休。”
明有得哈哈一笑,說道:“兄台放心,我明有得在這鎮上也算有點名聲,不會做那等雞鳴狗盜之事。”說罷,他吩咐下人取來一百兩銀子交給在一名,又小心翼翼地將玉佩收好。
在一名拿著銀子回到客棧,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安。他不知道自己這個決定是對是錯,但事已至此,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然而,他並不知道,明有得拿到玉佩後,並沒有回家研究,而是暗中派人聯係了江湖上的一些勢力,想要試探在一名的底細,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降臨……
喜歡本心即可請大家收藏:()本心即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