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與道:亂世菩提盛世塵
第二卷:道·青鋒染血意難平
第35章:歸隱山林寂道門功成拂衣去
戰爭的硝煙終於緩緩散去,曾經滿目瘡痍的大地,在微風的輕撫下,似乎也在努力地愈合著傷口。那彌漫於天地間的血腥之氣,漸漸被清新的空氣所取代,隻留下一片劫後餘生的寧靜與荒蕪。
玄清居士站在那座曾經作為臨時指揮點的高坡之上,目光平靜地俯瞰著這片飽經戰火洗禮的土地。他身旁,清風上人靜靜地佇立著,同樣神色凝重。在他們身後,是道門剩下的一眾弟子,雖然個個身上帶著或輕或重的傷勢,但眼神中卻透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堅定。
遠處,朝廷的使者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正朝著他們所在的方向趕來。使者的隊伍中,旌旗招展,馬匹嘶鳴,彰顯著朝廷的威嚴與榮耀。他們帶來的,是朝廷對玄清等人在這場戰爭中卓越功績的褒獎,金銀財寶、良田美宅、高官厚祿,應有儘有。
“玄清真人,此次大戰,若無您與諸位道人的相助,我朝百姓不知還要遭受多少苦難。聖上龍顏大悅,特命我前來,賜予真人及各位道人豐厚的賞賜,還望真人莫要推辭。”使者一臉恭敬地說道,眼神中滿是期許。
玄清居士微微頷首,臉上浮現出淡淡的微笑。他的笑容,平和而又堅定,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淡然。“使者大人,多謝聖上的美意。我等道門中人,下山隻為濟世救人,並非為了功名利祿。如今戰亂已平,百姓也逐漸安定,我等心願已了,隻想回歸山林,繼續清修。這些賞賜,還請大人帶回去,轉達我等對聖上的感激之情。”
使者聽聞,微微一怔,似乎沒想到玄清居士會如此果斷地拒絕。他眉頭微皺,心中有些焦急,連忙勸說道:“真人,這賞賜乃是聖上的一片心意,您若推辭,恐怕聖上會心生不悅。況且,這些賞賜不僅是對真人您的嘉獎,也是對道門的尊崇,日後道門在這世間,也能更加發揚光大。”
清風上人在一旁輕輕搖了搖頭,接口道:“使者大人,我等道門修行,講究的是順應自然,清心寡欲。功名利祿,於我們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若因這些身外之物而迷失本心,反倒違背了我等修行的初衷。還望大人能夠理解。”
使者見兩人態度堅決,知道再勸也是無用,不禁暗暗歎了口氣。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惋惜。“既然真人與上人意已決,那在下也不便強求。隻是,如此大功卻不受賞賜,實在是令人敬佩。”
玄清居士與清風上人相視一笑,眼神中滿是默契。他們轉過身,望著身後的弟子們,說道:“弟子們,我等道門修行,不求功名利祿,隻求問心無愧。如今戰亂已息,我們也該回到山林之中,繼續潛心修行,傳承道門的衣缽。”
弟子們紛紛點頭,齊聲應道:“謹遵師父教誨!”聲音整齊而又響亮,在這片空曠的土地上久久回蕩。
就在這時,周圍的百姓們聽聞玄清等人要拒絕朝廷的賞賜,歸隱山林,紛紛從四麵八方趕來。他們扶老攜幼,眼中滿是不舍與感激。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顫顫巍巍地走到玄清居士麵前,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真人啊,您可不能走啊!若不是您和各位道爺,我們這些老百姓早就死在戰亂之中了。您對我們的大恩大德,我們無以為報,您要是就這麼走了,讓我們如何心安啊!”老者老淚縱橫,聲音帶著幾分哀求。
緊接著,周圍的百姓們也紛紛跟著跪了下來,齊聲說道:“真人留下吧!真人留下吧!”那聲音如同滾滾洪流,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
玄清居士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感動。他連忙上前,將老者扶起,說道:“老人家,快快請起。我等所做之事,皆是分內之事。如今戰亂已平,你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我等回歸山林,也是為了更好地修行,日後若有需要,我等自會出山相助。”
百姓們聽了玄清居士的話,心中雖然依舊不舍,但也知道無法挽留。他們紛紛從懷中掏出一些自家的土特產,諸如雞蛋、乾糧、水果之類的,遞到玄清等人麵前。
“真人,這些東西不值錢,但都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您就收下吧!”“是啊,真人,路上帶著,也好有個照應。”百姓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玄清居士看著百姓們真摯的麵容,心中滿是溫暖。他不再推辭,帶著弟子們一一接過百姓們的饋贈。“多謝各位鄉親的好意,我等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
隨後,玄清等人告彆了百姓和使者,踏上了回歸山林的道路。他們的身影漸行漸遠,漸漸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但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所展現出的英勇與擔當,卻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成為了流傳於民間的一段佳話。
一路上,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鳥兒在枝頭歡快地鳴叫著,仿佛在為他們的歸來而歡呼。玄清等人沿著熟悉的山路緩緩前行,心中滿是對山林生活的向往與期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數日的跋涉,他們終於回到了那座寧靜的道觀。道觀依舊是記憶中的模樣,古樸而又清幽。隻是,經曆了這場戰亂,道觀的一些建築略顯破敗。
“看來,我們回來後,得先把道觀修繕一番了。”清風上人看著道觀的景象,說道。
玄清居士點了點頭,說道:“嗯,這是自然。道觀不僅是我們修行的地方,也是傳承道門文化的重要場所,定要好好修繕。”
於是,玄清等人顧不上旅途的疲憊,立刻投入到了道觀的修繕工作中。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清理廢墟,有的負責搬運木材石料,有的則負責繪製道觀的壁畫。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道觀的修繕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在修繕道觀的過程中,弟子們也不忘向玄清和清風請教修行之道。玄清和清風總是耐心地解答弟子們的問題,將自己多年來的修行心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
“修行之道,在於心。心若澄澈,方能洞察世間萬物的本質;心若浮躁,即便讀萬卷經書,也是枉然。”玄清居士對弟子們說道。
“師父,那如何才能做到心若澄澈呢?”一名弟子問道。
玄清居士微微一笑,說道:“平日裡,要學會克製自己的欲望,不為外物所動。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自然中領悟道的真諦。同時,也要時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做到三省吾身。”
弟子們聽了,紛紛點頭,若有所思。
日子一天天過去,道觀在眾人的努力下,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那朱紅色的大門重新煥發出耀眼的光彩,飛簷鬥拱上的雕飾也栩栩如生。道觀內的花草樹木,經過弟子們的悉心照料,也長得鬱鬱蔥蔥。
一天,玄清居士站在道觀的庭院中,望著修繕一新的道觀,心中滿是欣慰。這時,清風上人走了過來,站在他身旁。
“師兄,道觀如今已修繕完畢,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安排弟子們的修行呢?”清風上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