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個彈窗廣告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一家名為“心象”的心理谘詢中心的廣告,而廣告的ogo設計與那枚徽章上的符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蕭悅知立刻點擊鏈接,進入了“心象”心理谘詢中心的網站。網站的設計簡潔專業,介紹了各種心理谘詢服務,從壓力管理到創傷治療,看起來與普通的心理谘詢中心沒什麼不同。
但當她瀏覽到“我們的團隊”頁麵時,一張熟悉的麵孔讓她屏住了呼吸——林雅婷的名字和照片赫然在列,介紹稱她為“特邀藝術治療師”。
林雅婷從未在個人資料中提及自己與心理谘詢中心有關聯。這是一個全新的線索。
蕭悅知立刻記下了中心的地址和聯係電話,準備明天一早前去調查。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響了,是技術科的小張打來的。
“蕭隊,你讓我們檢查的林雅婷的電腦,我們有重大發現。”小張的聲音聽起來既興奮又緊張,“我們在她的電腦加密分區裡找到了一組被刪除的照片,已經成功恢複了。”
“什麼照片?”蕭悅知問道,心中已有不祥的預感。
“是...是你的照片,蕭隊。大約二十多張,都是最近拍的,在你家附近、警局外麵、常去的咖啡館...幾乎涵蓋了你所有的活動地點。”
蕭悅知感到一陣眩暈,手機差點從手中滑落。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把照片發給我,現在就要。”
幾分鐘後,照片出現在她的郵箱裡。蕭悅知一張張翻看,冷汗順著脊背流下。這些照片記錄了她過去兩周的生活:她早上出門跑步的照片、在警局外買咖啡的照片、周末去超市購物的照片、甚至有一張是她站在自家陽台上的遠拍。
最令人毛骨悚的是最後幾張照片——那是她昨晚在家中的照片,透過窗簾的縫隙,可以看到她正在客廳裡看電視。拍攝時間大約是晚上九點,正是林雅婷被殺的時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意味著,當凶手在殺害林雅婷時,還有另一個人在監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蕭悅知感到一陣惡心,衝進衛生間乾嘔起來。恐懼和憤怒交織在一起,讓她渾身發抖。她不再是案件的調查者,而是早已卷入漩渦的中心。
她回到客廳,重新拿起那枚徽章的照片。符號的線條在她眼中仿佛活了過來,扭曲旋轉,組成一個個詭異的圖案。她突然意識到,這個符號不僅僅是一個標記,它是一張網,而她已經被困在網中央。
電話再次響起,是取證科的人已經到了樓下。蕭悅知讓他們上來,同時做了一個決定——她不會退縮,不會讓恐懼支配自己。無論對方是誰,無論這場“遊戲”有多麼危險,她都會追查到底。
當取證科的技術人員開始檢查她的公寓時,蕭悅知站在陽台上,望著遠處城市的燈火。雨已經停了,但夜空依然陰沉,看不到一顆星星。
那個經過處理的電子聲音在她腦海中回響:“遊戲開始了,警官。”
是的,遊戲開始了。蕭悅知握緊了欄杆,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但她不會任由擺布,她會找出真相,找出那個將她視為遊戲目標的幕後黑手。
就在這時,她的手機收到了一條新信息,來自一個未知號碼:
“你喜歡我送你的禮物嗎?那隻是開始。”
蕭悅知立刻回撥過去,但電話已經無法接通。她盯著那條短信,突然明白了一件事——這不再僅僅是一起謀殺案調查,而是變成了她與一個看不見的對手之間的生死較量。
而較量的規則,她一無所知。
技術人員在公寓裡發現了幾個微型攝像頭,分彆安裝在客廳的吊燈、臥室的煙霧報警器和書架的書籍之間。這些攝像頭極其隱蔽,電源足以維持數月,傳輸方式不明,可能是通過附近的無線網絡或移動數據網絡。
蕭悅知回想起自己過去幾周在公寓內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監視,感到一陣毛骨悚然。對方不僅侵入了她的生活,還侵入了她最後的安全港灣。
“蕭隊,這些設備非常專業,不是市麵上能買到的普通貨色。”取證科的負責人麵色凝重地說,“安裝的人很懂行,避開了所有容易被發現的位置。”
蕭悅知點點頭,“能提取到什麼有用的信息嗎?”
“我們正在嘗試追蹤信號接收端,但可能性不大。這種設備通常會將數據發送到一個中轉站,再加密傳輸到最終目的地。”負責人歎了口氣,“蕭隊,我認為你應該考慮暫時搬到一個安全屋去。對方顯然對你非常了解,而且資源雄厚。”
“謝謝你的建議,但我不會躲起來。”蕭悅知堅定地說,“如果他們的目標是我,那正好,我可以省去找他們的麻煩。”
負責人欲言又止,最終隻是點了點頭,“好吧,我會儘快完成取證工作。同時我建議你更換所有的鎖具,加強安保係統。”
“已經安排了。”蕭悅知看了眼手表,淩晨四點二十三分,“你們繼續工作,我需要小睡一會兒,明天...今天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她走進臥室,關上門,靠在門板上深吸一口氣。疲憊如潮水般湧來,但她知道自己是睡不著的。太多的疑問在腦海中盤旋:徽章上的符號到底代表什麼?林雅婷與“心象”心理谘詢中心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凶手要監視她?那個匿名電話和視頻是誰打的?“遊戲開始了”又是什麼意思?
她走到窗前,拉開窗簾一角,看向下麵的街道。幾輛警車停在那裡,閃爍的警燈在濕漉的街道上投下紅藍色的光暈。遠處,城市的輪廓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若隱若現。
就在她準備轉身時,街角的一個身影吸引了她的注意。一個穿著深色風衣的高個子男人站在路燈下,抬頭望著她的方向。距離太遠,她看不清對方的麵容,但能感覺到那道注視的目光。
蕭悅知立刻拿起望遠鏡,但當她再次看向那個街角時,男人已經消失了,仿佛從未存在過。
是幻覺嗎?還是那個一直在監視她的人?
她放下望遠鏡,感到一陣無力。對手在暗處,她在明處,這種不對稱的較量讓她處於絕對劣勢。但蕭悅知知道,恐慌和猶豫隻會讓情況更糟,她必須保持冷靜,尋找突破口。
那個符號是關鍵。她回到客廳,拿起徽章的照片,再次仔細端詳。這一次,她注意到符號中心的一個細節——一個極小的、幾乎難以察覺的眼睛圖案,隱藏在複雜的線條之中。
這個眼睛的設計讓她想起了一個古老的神秘學派——諾斯替教派中的“全視之眼”,象征神對世界的監視和認知。但與之又有所不同,這個眼睛是半閉的,仿佛在沉睡,又或將醒未醒。
“認知...監視...”蕭悅知喃喃自語,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她立刻打開電腦,搜索“諾斯替教派”與“現代心理學”的結合。
搜索結果中,一篇題為《諾斯替主義與現代認知心理學》的學術論文引起了她的注意。作者是一位名叫陳永明的心理學教授,現任教於本地大學。更重要的是,論文中提到了一個名為“認知重構”的概念,與符號學專家對徽章的初步解讀不謀而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悅知記下了陳教授的聯係方式,決定今天就去拜訪他。也許他能解開符號背後的秘密。
天空開始泛白,新的一天即將開始。蕭悅知洗了把臉,換上乾淨的製服,對著鏡子整理儀容。鏡中的女警麵色略顯蒼白,但眼神堅定,沒有絲毫退縮。
無論麵對什麼,她都會堅持到底。這是她的選擇,也是她的使命。
當下樓來到自己的車前時,她發現車窗上貼著一張便條,上麵打印著一行字:
“你知道你在尋找什麼嗎?或者,你害怕找到的正是你自己?”
便條下方,畫著那個熟悉的符號——半閉的眼睛仿佛正注視著她,帶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期待。
蕭悅知握緊便條,環顧四周。街道上已經開始有早起的行人,但沒有人看起來可疑。對手無處不在,卻又無跡可尋。
她深吸一口清晨涼爽的空氣,坐進駕駛座,發動汽車。今天,她要去會會那位陳教授,或許他能提供一些答案。
但內心深處,蕭悅知知道,這場“遊戲”才剛剛開始,而她已經身陷其中,無法脫身。唯一的出路,就是堅持到底,揭開所有迷霧後的真相——無論那真相會多麼令人不安。
汽車駛入清晨的車流中,蕭悅知透過後視鏡看了一眼自己的公寓樓。在頂層的某個窗戶後,似乎有一個黑影一閃而過。
她握緊方向盤,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恐懼依然存在,但已被決心取代。
遊戲開始了,而她,絕不會輕易認輸。
喜歡本心即可請大家收藏:()本心即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