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知我”計劃
檔案室的空氣仿佛凝固了,隻有窗外遠處城市永不熄滅的霓虹燈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布滿灰塵的空氣中切割出幾道微弱的光帶。蕭悅知背靠冰冷的鐵質檔案櫃,滑坐在地上,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緊緊攥著那份剛從加密保險櫃裡取出的檔案袋。
牛皮紙袋質地厚重,觸手有一種異常的冰涼,上麵沒有任何標簽,隻有角落處用黑色記號筆寫著的兩個遒勁而令人心悸的字——“知我”。
這兩個字像兩把生鏽的鑰匙,猛地插進了她記憶深處那把早已鏽蝕的鎖,攪動著沉澱多年的淤泥,泛起帶著腥味的泡沫。匿名電話、儀式現場、神秘符號、葉楓臨諱莫如深的眼神……所有支離破碎的線索,似乎都在這兩個字的牽引下,瘋狂地湧向這個看似普通的檔案袋。
她深吸一口氣,試圖壓下胸腔裡那顆狂跳不止的心臟,以及那股混合著恐懼、憤怒和某種詭異興奮的顫栗。解開纏繞的棉線,封口似乎還殘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化學藥劑氣味,像是福爾馬林,又摻雜著某種舊紙張特有的黴味。
裡麵是厚厚一疊文件。最上麵的幾頁是項目概述,紙張已經微微泛黃,打印的字體是那種老式點陣打印機留下的痕跡,帶著一種時代的疏離感。
“項目名稱:知我(knotf)”
“立項時間:1998年4月”
“核心目標:探索人類潛意識邊疆,優化認知結構,激發並引導潛在心智能力,實現個體意識層麵的‘進化’。”
“理論基礎:融合深層心理學、神經語言學、暗示與催眠技術、極限環境應激反應研究……”
一行行冰冷、客觀、充滿學術術語的文字,卻像一把把燒紅的烙鐵,燙在蕭悅知的視網膜上。“優化”、“激發”、“引導”、“進化”……這些詞彙在眼前扭曲、變形,組合成一張巨大而無形的網。這哪裡是什麼心理谘詢?這分明是一場以人為實驗品的瘋狂冒險!
她快速翻動,跳過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模型和數據圖表,手指因為激動而有些顫抖。項目參與人員名單映入眼簾。大部分是陌生的名字,頭銜多是心理學博士、神經科學研究員。她的目光急切地掃過,像篩子一樣過濾著每一個字符。
然後,她的手指猛地頓住。
在一個“早期受試者觀察員”兼“特殊案例輔助引導員”的條目後麵,清晰地印著一個名字——葉楓臨。
果然是他!
儘管早有猜測,但當這個名字如此確鑿地出現在這份絕密檔案中時,蕭悅知還是感到一陣眩暈。他不是偶然出現的線人,不是興趣使然的旁觀者,他從一開始就與這個核心秘密緊密相連!他在這裡麵扮演的是什麼角色?“觀察員”?“引導員”?這曖昧的稱呼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過去?
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窒息感撲麵而來。她強迫自己繼續往下看,目光在參與者和早期受試者的名單上瘋狂搜尋。既然葉楓臨在這裡,那麼……她自己呢?那個困擾了她二十年的模糊童年,那片被火光和哭聲掩蓋的記憶荒原,是否也記錄在此?
名單上大多是代號,“受試者apha03”、“受試者beta11”……她耐著性子一頁頁翻過去,直到一份附有照片的早期受試者評估報告出現在眼前。
照片是黑白的,有些褪色,但依然清晰。背景是一個看起來像教室或者活動室的地方,布置著一些如今看來頗為古怪的認知測試器具。七八個孩子站成一排,臉上帶著懵懂或拘謹的表情。站在最中間的那個小女孩,穿著一條乾淨的連衣裙,梳著乖巧的羊角辮,對著鏡頭露出一個燦爛卻略顯僵硬的微笑。
那是她自己。童年的蕭悅知。
血液仿佛瞬間衝上了頭頂,又在下一秒退得乾乾淨淨,留下徹骨的冰寒。她真的在這裡!這個“心象”中心的前身,那個在她夢境碎片中反複出現的、有著白色牆壁和漫長走廊的地方,就是這家研究所!
她的指尖撫過照片上那個小小的自己,試圖從那雙明亮的眼睛裡讀出被時光掩埋的秘密。為什麼她對此毫無印象?隻有那些支離破碎的、充滿不安感的片段?所謂的“記憶優化”,難道就是將她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段經曆徹底抹去,或者……扭曲?
目光不受控製地在照片上其他孩子的臉上逡巡。他們是誰?他們後來怎麼樣了?那個鋼琴家?那個設計師?還是……那個死去的谘詢師?他們是否也曾是這裡的“作品”?
突然,她的視線凝固在照片的角落。
那裡站著一個男孩,比其他孩子看起來稍微年長一點,身形瘦削,穿著不合身的白色實驗服。他沒有看鏡頭,微微側著頭,目光低垂,落在身前的地麵上,神情是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靜,或者說……疏離。那清晰的眉眼,那緊抿的薄唇,那尚未完全長開卻已初具輪廓的側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葉楓臨!
雖然稚嫩,但那獨一無二的神韻,絕不會錯!
他和她,在那麼多年前,在這個如同迷宮般的研究所裡,就已經相遇了!他不是陌生人,他是她遺失的過去的一部分!
這個認知像一道驚雷,在她混亂的腦海中炸開。葉楓臨看她的眼神,那些欲言又止的瞬間,他對案件的了解,他對她過去的熟悉……一切都有了解釋!他接近她,根本不是什麼偶然,而是帶著明確目的的回歸!
為什麼?他為什麼現在出現?是為了彌補過去的什麼?還是為了繼續那個未完成的“計劃”?
憤怒和一種被徹底欺騙的屈辱感湧上心頭。她像個傻瓜一樣,一邊懷疑他,一邊又不得不依賴他提供的線索,在迷霧中跌跌撞撞。而他,始終像個高高在上的導演,冷眼看著她這個蒙在鼓裡的演員,按照他設定的劇本掙紮。
她猛地將這份評估報告翻到後麵,急切地尋找關於自己和葉楓臨的更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