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後的第一縷陽光刺破晨霧時,林野正站在獸皮門簾後,貪婪地呼吸著空氣中清甜的草木氣息。連續數日的暴雨將雨林衝刷得煥然一新,葉片上滾動的水珠折射著陽光,宛如碎鑽散落林間,空氣中彌漫著腐殖土與野花混合的馥鬱芬芳——是時候去探索這片被雨水喚醒的叢林了。
林野先檢查了避難所的每一處細節:獸皮門簾被雨水浸透後愈發厚重,他用力將其固定在門框上;石灶的臨時岩頂被風吹得有些鬆動,他重新用黃泥加固;儲物區的泉水和食物都完好無損,竹籃裡的兔肉乾甚至因吸飽了水汽而變得柔軟。
“必須帶上足夠的水和工具。”他從儲水罐中倒出半罐泉水,裝進一個小竹筒裡,又將石斧、削尖的竹矛和那把磨得鋥亮的石刀仔細係在腰間。最後,他拿起那個用樹皮纖維編織的小背簍,背簍的縫隙用蜂蠟仔細塗抹過,足以防水。
臨出門前,他又回頭望了一眼避難所——原木牆體在陽光下泛著溫暖的棕褐色,煙囪頂端還殘留著昨夜火塘的餘溫。“等我回來。”他在心裡默念,然後毅然拉開獸皮門簾,踏入了雨後的叢林。
踏出避難所所在的山坳,林野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原本崎嶇的小徑被雨水衝刷得平坦光滑,路邊的野花被打落了不少花瓣,卻在泥濘中露出了鮮嫩的花莖;高大的喬木垂下濕漉漉的枝條,仿佛在向他招手;遠處的雨林深處,傳來陣陣清脆的鳥鳴,與溪水奔騰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最讓他驚喜的是,一些平時深藏在枯葉下的植物此刻清晰可見:溪邊的蕨類植物舒展開了新葉,葉片上的水珠在陽光下閃爍;幾株野生薑花從腐殖土裡冒出頭來,潔白的花瓣散發著濃烈的香氣;甚至在一棵老榕樹下,他發現了幾簇剛剛冒頭的竹筍,嫩得能掐出水來。
“這簡直是大自然的饋贈!”林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挖起那幾簇竹筍,放進背簍裡。竹筍的根部還帶著濕潤的泥土,觸感冰涼而柔軟,讓他想起了家鄉餐桌上那道清炒竹筍的滋味。
沿著被雨水拓寬的小徑深入雨林,林野很快聽到了一陣潺潺的水聲。他撥開一叢茂密的芭蕉葉,眼前豁然開朗——一條從未見過的小溪正從岩石間奔湧而下,溪水清澈見底,水底的鵝卵石被衝刷得圓潤光滑。
“新的水源!”他興奮地蹲下身,用竹筒舀起溪水嘗了嘗,甘洌的清甜瞬間沁入心脾。他立刻將背簍裡的泉水倒掉,裝滿了這更鮮美的溪水,又脫下身上的粗布衣,將衣角撕成布條,係在溪邊的樹枝上——這是他留下的標記,方便日後再來取水。
繼續前行,他在一棵高大的闊葉樹下停住了腳步。樹上掛滿了一串串紫紅色的果實,果實的形狀像縮小的梨,表皮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林野摘下一顆,放在鼻子下聞了聞,一股甜香撲麵而來。他猶豫了一下,想起之前誤食野果的教訓,最終還是決定先將果實放進背簍,等回去後仔細辨認。
就在這時,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從頭頂傳來。林野猛地抬頭,隻見一隻毛茸茸的小猴子正抓著樹枝,好奇地打量著他。小猴子的手裡還拿著一顆他剛剛摘下的紫紅色果實,正津津有味地啃著。
“原來這東西能吃!”林野鬆了口氣,對著小猴子笑了笑。小猴子似乎並不怕他,反而調皮地朝他扔了一顆果實,然後“吱”地叫了一聲,竄進了更深的雨林。
夕陽西下時,林野的背簍已經裝得滿滿當當:竹筍、野生薑花、那串紫紅色的果實,還有幾株他不認識的草藥。他沿著來時的標記,疲憊卻滿足地走回避難所。
推開獸皮門簾,熟悉的溫暖立刻包裹了他。他將背簍裡的東西一一倒出,放在石灶旁的石板上,然後生起火塘,開始仔細研究那串紫紅色的果實。果實的果肉細膩多汁,味道甜中帶酸,確實無毒。他給這種果實起了個名字——“雨林紫梨”。
坐在草床上,看著火塘裡跳動的火焰,林野回想著今天的探索:新的水源、可食用的果實、更多的植物資源……這片被雨水洗禮後的叢林,向他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慷慨。他忽然明白,探索不僅僅是為了尋找生存的物資,更是為了與這片土地建立更深的聯係。
“或許,我從來不是這片島嶼的過客。”他撫摸著石斧上的刻痕,眼神變得愈發堅定。雨林的每一次變化,每一個新發現,都在不斷重塑著他對這片土地的認知,也讓他更加確信:隻要勇敢地邁出腳步,這片看似荒蠻的土地,終將成為他的家園。
夜色漸濃,火塘的光芒將他的影子投在原木牆上。林野嚼著清甜的“雨林紫梨”,聽著門外雨林裡傳來的蟲鳴,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期待——明天,他將再次踏入這片神奇的叢林,去發現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喜歡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請大家收藏:()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