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還沒漫過主島的雨林,林野就背著藤編筐往霧族營地走——昨晚研究“樹皮書”到半夜,書中反複提及“石能養霧核”,結合小荒島祭石旁的黑色礁石泛著微光,他斷定那是激活霧核的關鍵礦石,今天要帶兩族去小荒島開采,為霧散日的信物激活儲備能量。
長老和阿岩早已在營地門口等候,阿霧拎著裝滿火折子的獸皮袋,一見林野就舉著昨天撿到的銅印喊:“林!礦……石,采!”林野笑著點頭,把“樹皮書”翻到畫有礦石的一頁:“這是‘霧核石’,祭石旁的礁石就是,能給霧核供能,激活信物時需要。”
兩族很快湊齊了十名壯實的族人,扛著鐵鏟、石錘和藤編筐,分乘三艘加固木筏往小荒島出發。阿岩站在木筏前端,憑借石族對岩石的敏感,不時指著海麵下的暗礁:“繞……這,石……尖,木筏……不……破。”林野按他的指引調整方向,木筏行得又穩又快。
抵達小荒島時,沙灘上的新鮮足跡比昨天更多了——祭石方向的藤蔓被人輕輕撥開,露出一條筆直的小路,顯然“守跡人”在暗中指引。林野讓族人分成兩組:一組跟著阿岩去祭石旁開采礦石,一組跟著長老清理種植坑的解燥草,自己則帶著阿霧去山洞查看是否有新線索。
山洞裡的祭台又添了新東西——三枚鵝卵石旁擺著塊巴掌大的“霧核石”,石麵泛著淡藍微光,石下壓著張樹皮紙,上麵畫著礦石嵌入霧核的圖案。“守跡人……給我們留了礦石!”阿霧興奮地拿起礦石,指尖觸到石麵時,礦石的微光竟亮了幾分,“暖!不……冷!”
林野接過礦石,掂了掂重量——比普通礁石重一倍,表麵光滑,用鐵刀劃一下,能留下淡淡的痕跡,石屑落在地上,還帶著細碎的光點。“這石……能發光,和霧核的光一樣!”他想起“樹皮書”裡的描述:“霧核石藏於礁,吸日月之光,注霧核則明”,心裡愈發確定,這就是激活霧核的能量源。
此時,洞外傳來阿岩的喊聲:“林!快……來!礦……多!”林野和阿霧跑出山洞,隻見祭石旁的黑色礁石堆裡,阿岩正用鐵錘敲下一塊籃球大的“霧核石”,礦石斷麵泛著濃鬱的藍綠光,像藏著片小星空。“石……縫,全……是!”阿岩指著礁石的裂縫,裡麵嵌著無數小塊礦石,用手就能摳下來。
族人們乾勁十足——石族族人擅長鑿石,用石錘精準敲擊礁石縫隙,大塊礦石應聲脫落;霧族族人則用鐵鏟清理碎石,把礦石分類裝進藤編筐:拳頭大的裝大筐,小塊的裝小筐,連石屑都細心收好。長老蹲在一旁,按“樹皮書”的提示挑選礦石:“光……亮,純;光……暗,雜”,確保采回去的都是優質礦石。
中午,三艘木筏都裝滿了礦石,阿霧還在種植坑旁采了一大捆解燥草,用藤蔓綁好放在木筏上。林野特意留下一塊打磨光滑的“霧核石”,放在祭石的凹槽裡,旁邊擺上半塊烤鹿肉——既是對“守跡人”的感謝,也是告知他們礦石已采,無需再留線索。
返程途中,阿岩抱著塊大礦石,愛不釋手:“石……足,洞……裡,可……存,不……潮。”林野點頭:“石族洞穴乾燥,適合存礦石,明天激活信物前,帶幾塊去霧穀,萬一霧核能量不足,能應急。”長老也補充道:“霧族……把……石屑,混……草……粉,塗……身,減……霧……重。”
回到主島,兩族族人合力把礦石搬回石族洞穴——洞穴深處有片乾燥的石坪,阿岩指揮族人把大礦石整齊碼放,小礦石裝進藤編筐,石屑則用陶碗裝好,貼上霧族的太陽符號標簽,方便取用。林野拿起塊小礦石,用鐵刀削成薄片,對著太陽看——陽光透過礦石,折射出藍綠色的光斑,像霧穀的霧氣一樣柔和。
下午,林野和長老、阿岩一起做“能量測試”——把小塊“霧核石”放在刻有霧核符號的石板上,再把“霧引信物”放在礦石旁。銅盤剛靠近礦石,表麵的太陽符號就亮起金光,和礦石的藍綠光交織在一起,石板上的符號也跟著發光,像極了“樹皮書”裡霧核激活的景象!
“成了!”長老激動地拍手,“明……天,用……這……石,信……物……一……定……能……亮!”阿岩也鬆了口氣,拍著林野的肩膀:“石族……明……天,帶……十……塊……大……礦,守……石……像,隨……時……供……能!”
太陽快落山時,林野把“霧引信物”和銅印交給長老保管,又叮囑阿霧:“明天把雄鹿托付給族裡的阿婆,你跟著我,幫我遞礦石、吹木哨。”阿霧用力點頭,握緊腰間的鐵刀:“我……護……林!”
回到避難所,林野坐在二樓的鹿皮上,手裡捧著塊“霧核石”,看著藍綠光在掌心流轉。他心裡盤算著:明天霧散日,按“激活圖”步驟來——太陽最烈時抵達霧穀,阿岩帶石族守石像外圍,長老帶霧族做太陽祭祀,自己和阿霧帶著信物、銅印、礦石進石像;激活時先嵌信物,再按銅印,若能量不足就加礦石,一定能成功。
月光照在“霧核石”上,藍綠光映亮了整個儲物閣。林野把礦石放在“霧引信物”旁,心裡滿是堅定——明天,就是揭開“霧之詛咒”麵紗、完成“霧引者”傳承的時刻,有兩族的幫助,有礦石的能量,他一定能不負期待!
喜歡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請大家收藏:()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