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剛漫過霧族營地的樹梢,祭台旁就堆起了小山似的物資——霧緩草捆得整整齊齊,驅瘴花晾成了乾花,烤鹿肉乾用油紙包成方包,連霧核石都按“供能”“應急”分類碼好,林野蹲在物資堆前,手裡攥著樹皮清單,正逐樣清點。
“林哥,霧緩草夠不夠?阿婆們今早又采了兩捆!”阿霧扛著半人高的草捆跑過來,草葉上的露水沾濕了衣角。林野接過草捆,掂量了掂量——之前準備的夠四人用,加上這兩捆,連守在霧穀口的族人都能分到,“夠了,讓阿婆們把草曬半乾,切碎了裝竹管,方便攜帶。”
阿木這時舉著十多支新削的木箭跑過來,箭杆上還纏著霧緩草:“林!箭……夠……了!每……支……都……綁……了……草!”他說著,把箭擺在物資堆旁,箭頭磨得尖尖的,沾了點炭灰——昨晚特意用炭火烤過,更堅硬。林野拿起一支箭,試了試箭杆的韌性,笑著點頭:“好樣的,再去拿五張藤蔓絆索,萬一遇到突發情況,能擋一下。”
阿石則帶著幾個石族少年,扛著幾塊平整的石板過來:“林……哥,石……板……夠……鋪……通……道……了!瘴……氣……區……的……岩……縫,用……石……板……蓋……住,不……用……繞……路!”之前闖通道時,瘴氣區的岩縫總讓人提心吊膽,這次準備用石板鋪條路,能省不少時間。林野拍了拍石板,厚度剛好,夠結實:“再鑿幾個石槽,裝霧核石用——把供能石嵌在石槽裡,能一直散能量,防瘴氣。”
長老拄著拐杖走過來,手裡提著個藤編籃,裡麵裝著十幾個陶壺:“這……是……熬……好……的……抗……霧……藥……湯,每……個……陶……壺……都……標……了‘早’‘中’‘晚’,彆……喝……錯……了。”陶壺上用炭灰畫著簡單的太陽符號,早上喝的畫著朝陽,中午的畫著正午太陽,晚上的畫著月牙——阿婆們怕大家忙亂中喝錯,特意做了標記。林野接過陶壺,蓋得嚴嚴實實,還裹著麻布防燙:“謝謝長老,讓阿婆們也留些,守營地的族人也得喝。”
“留……了,”長老笑著點頭,又從懷裡掏出塊獸皮,“這……是……新……畫……的‘霧……穀……時……辰……圖’,標……了……太……陽……走……的……路,你……們……按……圖……走,能……趕……上……正……午……的……陽……光。”獸皮上畫著簡易的日晷,標注著從營地到霧核密室的時間,什麼時候出發,什麼時候到通道口,什麼時候闖瘴氣區,都算得清清楚楚。林野把獸皮疊好,塞進鹿皮袋,和之前的地圖放在一起:“太實用了,長老想得真細。”
物資清點到一半,阿岩帶著幾個石族壯丁,扛著幾捆乾柴和一大袋甜草籽過來:“林!乾……柴……夠……燒……一……天,甜……草……籽……能……當……零……食,餓……了……就……吃……點!”甜草籽嚼起來甜甜的,能補充體力,之前探路時,阿霧總愛揣一把。林野接過草籽袋,沉甸甸的:“再拿兩個皮囊,裝滿淡水——通道裡雖然沒瘴氣了,但口乾舌燥的,得備著。”
眾人忙忙碌碌,把物資分類打包:防禦物資鐵箭、石盾、藤蔓絆索)裝在大竹筐裡,由阿石和壯丁們扛;激活物資銅鑰匙、霧引信物、聚陽墜)由林野貼身帶;支援物資藥湯、草藥粉、肉乾、甜草籽)分裝在小竹籃裡,阿霧和阿木各背一個;石板、石槽這些重物,由石族少年們抬著,跟在隊伍後麵。
“再查一遍!”林野舉起樹皮清單,逐樣核對:
防禦類:鐵箭十五支、石盾三張、藤蔓絆索五張、聚陽鏡兩個阿木和林野各帶一個),全齊;
激活類:主鑰、副鑰、霧引信物、聚陽墜、十塊霧核石含三塊靈核石),林野貼身保管,無誤;
支援類:抗霧藥湯二十壺、草藥粉十包、烤肉乾三十塊、甜草籽一袋、淡水兩皮囊,分裝完畢;
工具類:石板十塊、石槽五個、乾柴三捆、木梯兩把備用,怕通道台階損壞),全備齊。
阿木突然舉起手:“林!還……要……帶……安……心……花!”上次闖通道時,他摘的安心花讓大家心裡踏實,這次特意采了一大束,分給每個人彆在衣領上。“對,差點忘了!”林野笑著接過花,彆在霧引信物旁,淡白色的小花襯著獸骨的藍光,格外好看。
太陽升到半空時,物資終於全部準備妥當,堆在祭台旁,像座小小的山。兩族族人圍過來,幫著把物資扛到背上——石族壯丁扛著竹筐和石板,步伐沉穩;霧族少年背著小竹籃,手裡拿著火把;林野、阿霧、阿木、阿石走在中間,身上的物資雖沉,卻走得格外穩。
長老走到林野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彆……慌,我……們……在……霧……穀……口……等……你……們,一……直……等。”
林野點頭,看向身後的族人——每個人眼裡都滿是信任和期待,阿婆們舉著陶碗,壯丁們握著鐵斧,少年們抱著物資,像一道堅實的牆,擋在他身後。“我們會順利回來的。”林野聲音堅定,“等我們打開霧核,就把真相告訴大家,一起看外麵的大陸。”
族人齊聲應和,聲音在營地回蕩。林野深吸一口氣,握緊腰間的鑰匙和信物,抬頭看向霧穀的方向——霧氣已經很淡了,陽光灑在穀口,像是在指引方向。
應對霧散日的物資全備齊了,剩下的,就是等待三天後的出發。
喜歡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請大家收藏:()霧嶼求生:孤帆與秘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