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昭和高科出來,陳風的賬戶裡多了一百二十萬日元的巨額進賬。井上課長不僅爽快支付了報酬,還額外塞給他一個厚厚的紅包,並表示以後公司所有設備的維護外包業務,都會優先考慮陳風。
坐在回程的出租車裡,看著窗外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陳風的心情卻不像賬戶餘額那樣單純地喜悅,反而有些複雜。
剛才在車間裡,小林那充滿鄙夷的嘲諷話語包括“社區維修工”、“修馬桶通路燈的”之類,雖然當時被他輕鬆化解,但此刻靜下心來,卻像一根細刺,紮在他的心頭。
他確實不再是那個為拖欠房租發愁的窮小子了。他擁有係統賦予的超凡能力,積累了可觀的財富,也獲得了社區甚至更高層次客戶的認可。
但在某些人,特彆是那些固守傳統階層觀念的人眼裡,他依然隻是個體戶、跑單幫的維修工,登不上大雅之堂。今天是小林,明天可能還會有張林、李林。
“僅僅依靠個人技術和小範圍的口碑傳播,終究是有上限的。”陳風默默地想,“像昭和高科這樣的大客戶,這次是情況特殊加上熟人介紹,以後呢?難道每次都靠這種機緣巧合?而且,個人接單,形象上總顯得不夠正規,在麵對大型企業或高端客戶時,天生就處於弱勢。”
他想到了那些有著光鮮辦公室、正規團隊的專業維修公司。如果今天去昭和高科的是那樣一家公司,那個小林還敢如此肆無忌憚地嘲諷嗎?恐怕態度會恭敬得多。
“地位……身份……”陳風喃喃自語。他並不虛榮,但他深知,在這個社會,一定的身份和平台,不僅能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報酬,更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輕視和麻煩。
這對於他未來進一步拓展業務、接觸更高層次的維修對象無論是物品還是人),都至關重要。
這次事件,像一劑強烈的催化劑,激發了他心中醞釀已久的想法,是時候結束這種遊擊式的接單模式了。
他需要一個據點,一個招牌,一個能匹配他如今能力和野心的平台。
回到公寓,陳風沒有開燈,而是坐在沙發上,借著窗外的月光和霓虹,打開手機銀行app,仔細清點自己目前的資產。
這段時間以來,通過完成各種維修任務,尤其是幾次高額獎勵和特殊維修,他的存款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
這還不包括他工具箱裡那些價值不菲的專業工具和偶爾獲得的一些係統獎勵的特殊物品。
陳風深吸一口氣。這筆錢,在東京雖然算不上巨富,但用來啟動一個小型工作室,絕對是綽綽有餘了。
他的思路逐漸清晰起來:
選址:不需要在最繁華的市中心,但也不能太偏僻。最好是在交通便利、靠近居民區和中小型商業區的地段,方便接活和上門服務。可以找一個小型的一樓鋪麵,或者商住兩用公寓的底層工作室。
定位:不追求大而全,而是主打高端、精細、疑難雜症維修。憑借他係統的能力和日益豐富的經驗,完全可以承接其他維修店搞不定的活兒,形成差異化競爭。
客戶目標可以是高要求的家庭、中小型企業、甚至一些特殊機構如之前的美術館、音樂人工作室等)。當然了社區熟人鄰居這一塊的基本盤要穩固好,隻要有時間都可以去看看,保不準就有誰能介紹個大活。
配置:工作室不需要很大,但功能要齊全。需要劃分出接待區、維修作業區、以及一個小型倉庫或者備件區。最關鍵的是,需要雇一個人。
人手:他不可能整天守在工作室裡接電話、接待客戶、安排日程。他需要一個前台或者助理,負責這些日常事務,讓他能更專注於維修技術本身和……嗯,某些特殊的“外勤維修”任務。這個人選,必須可靠、機靈,最好能有一定的親和力。
這個規劃讓陳風感到一陣興奮。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作室,不僅僅是一個生意上的升級,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是他在這座城市真正紮根、邁向更高階段的標誌。
它將向所有人宣告:陳風,不再是一個無根浮萍般的維修工,而是一位有技術、有實力、有據點的專業人士。
“就這麼定了!”陳風握了握拳,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小林的無知嘲諷,反而成了推動他前進的最後一股動力。
他要讓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知道,社區維修工,也能擁有自己的事業版圖!
接下來的幾天,陳風一邊繼續接一些零散的維修委托維持收入和人脈,一邊開始著手尋找合適的工作室地點和未來的員工。
他利用網絡房產平台和實地考察,看了好幾處備選地點。最終,他相中了一個位於距離原來公寓不遠、但更靠近商業區邊緣的一個小型臨街鋪麵。
這裡原來是一家小小的複印店,因為店主退休而閒置。麵積大約三十平米,方方正正,采光不錯,基礎裝修也還過得去,稍作改造就能使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關鍵的是,租金在他的預算範圍內,而且門口可以臨時停車,非常方便。
和房東幾輪洽談後,陳風以合理的價格簽下了一年的租約。拿到鑰匙的那一刻,看著空蕩蕩但充滿潛力的空間,陳風心中湧起一股創業者的豪情。這裡,將是他事業起飛的起點。
場地解決了,接下來就是人的問題。陳風在網上發布了招聘前台兼業務助理的啟事,要求不高:女性,2030歲,性格開朗,溝通能力好,熟悉辦公軟件,有責任心,對維修行業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