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製裁之網——9月7日·華盛頓·泛美大廈
9月7日午後,華盛頓的潮熱如濕透的布緊貼肌膚,泛美大廈頂層會議廳卻冷得像一座水晶棺槨。
橢圓長桌上,十九麵小國旗如墓碑般佇立,每麵旗後坐著一個裹著西裝的人形冰雕——他們麵前的文件厚如斷頭台的砧板,標題卻短如淬毒的匕首:
《對古巴全麵封鎖執行細則》
國務卿迪安的鋼筆尖叩擊桌麵,聲音如同冰錐刮擦玻璃:
“先生們,加勒比海必須結冰。”
他身後的巨幅電子屏驟然點亮,猩紅的航線圖自佛羅裡達半島猙獰南下——
那是一條灼熱的絞索,勒住古巴的咽喉。
屏幕角落的數字瘋狂跳動,像垂死者的脈搏:
預計斷交國家:1921
預計貿易損失:古巴外彙90
預計饑荒倒計時:89天
墨西哥外長是冰原上唯一未融的頑石。
他顫抖著摸出一張泛黃起卷的照片——導彈危機時,他兒子蜷縮在哈瓦那防空洞的陰影裡,瞳孔映著炮火。
“我棄權。”聲音輕得像照片上飄落的塵埃。
其餘十八隻蒼白的手齊刷刷刺向天花板,如同一片冰封的森林。
10月2日午夜,烏雲如貪婪的巨口吞噬殘月,隻餘一彎染血的銀鉤。
“鎮海號”巡洋艦熄滅了所有光,艦身吸波塗料在墨汁般的海水中溶解,化為一頭無聲滑行的鋼鐵幽靈鯨。
艦橋深處,加勒比聯盟娜美女王麾下玫瑰軍團的軍團長——十三妹,齒間叼著一杆蛇形雕紋的黃銅煙槍,煙鍋裡的火星是她唯一的瞳孔,在絕對的黑暗中明滅如呼吸。
航海圖上,一道鉛筆劃痕如刀鋒割開海麵,從金斯敦直刺哈瓦那——
旁邊是狂草般的注腳:
“給卡斯特羅的禮物:1000噸帝汶香米玫瑰軍團)”。
貨艙裡,彌漫著稻穀的塵土與女兵汗水的鹹腥。玫瑰軍團的姑娘們正將最後一袋米塞進防水的黑色膠囊。領隊瑪利亞——那個曾在哈瓦那碼頭用砍刀刻下傳奇的古巴女人——反手拔出腰間的匕首,寒光一閃,捆紮的麻繩應聲而斷。
“告訴哈瓦那,”她舔了舔乾燥開裂的嘴唇,聲音像砂紙打磨刀刃,“玫瑰的根須,紮進凍土了。”
淩晨3點,關塔那摩灣外海。死亡礁盤。
三艘偽裝漁船如貼著海床爬行的蜥蜴,船底防彈鋼板摩擦著暗礁,發出沉悶的呻吟。每條船尾都拖曳著一串深潛的黑色巨蛭——裡麵是比黃金更珍貴的青黴素與奶粉。
瑪利亞赤腳立於船頭,信號燈在她掌心如一顆搏動的心臟,規律地明滅。
驟然!
一道慘白的探照燈光柱如上帝之鞭抽裂黑暗!
美國海岸巡邏艇“卡特號”從獠牙般的礁石後幽靈般現身,擴音器裡爆出冰碴般的英語:
“停船!接受登檢!否則擊沉!”
瑪利亞缺了半顆的門牙在強光下咧開一個黑洞。
她指尖輕觸腰間的冰冷按鈕——主炮塔在液壓嘶鳴中緩緩轉動,炮口幽深如黑洞,精準鎖定巡邏艇艦橋指揮室。
無線電裡,十三妹的嗓音帶著剛睡醒的沙啞與不容置疑的冰寒:
“滾開。或者……成為珊瑚礁的肥料。”
探照燈的光柱如同被掐滅的蠟燭,瞬間熄滅。
巡邏艇笨拙地扭轉身軀,像被烙鐵燙傷的野狗,倉惶遁入黑暗。
3.達拉斯·11月22日——子彈與玫瑰
11月22日1230,達拉斯迪利廣場的喧囂凝固成蠟像。
娜美佇立在“鎮嶽號”劇烈搖晃的甲板上,指關節因過度用力而發白,死死攥著一份滾燙的加密電報——
“總統遇刺。五角大樓瞳孔收縮。目標:古巴。戰爭齒輪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