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冬·深圳
普吉島的碧海金沙仿佛還在昨日,李雲龍和丁偉便一頭紮進了深圳這片沸騰的熱土。有了石鬆親王十億巨資的承諾,有了尤太忠司令和張仲先政委這兩位老戰友在廣州軍區的鼎力支持,更有了葉英這位精明強乾、手握實權的全權代表坐鎮指揮,深圳的建設,如同按下了快進鍵,展現出令人瞠目的“特區速度”。
“綠燈”下的狂飆突進
在尤太忠“特事特辦、一路綠燈”的嚴令下,在張仲先協調各方關係、掃除行政障礙的保障下,葉英帶領著龐大的石鬆團隊融合了香港、東南亞及部分國際精英)與深圳市政府展開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合作。
土地劃撥與購買:羅湖、福田、南山等核心區域的成片土地迅速完成勘測、評估和出讓手續。石鬆的資金如同開閘洪水,湧入深圳的土地市場,成為特區初期最大的“地主”之一。葉英展現出的商業眼光極其精準,所購地塊皆位於未來發展的黃金走廊。
“三來一補”遍地開花:葉英充分利用政策紅利,大力推動“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一座座標準化的工業廠房在規劃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速度驚人。香港的玩具商、電子元件商、服裝廠老板紛至遝來,石鬆負責提供廠房、基礎管理和部分啟動資金,港商負責設備、技術和訂單。招工啟事貼滿了深圳街頭巷尾和內地湧入的車站碼頭,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懷揣夢想湧入這片新興的熱土。流水線晝夜不停,機器轟鳴成為特區的主旋律。
中外合資合作經營破冰:葉英並不滿足於低附加值的“三來一補”。她利用石鬆的資本和技術優勢,積極尋求與國內有實力的單位如電子工業部下屬企業)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深圳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資電子元器件廠、第一家現代化印染廠等項目在葉英的強力推動下快速落地。這些項目不僅帶來了更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也為特區探索更深層次的開放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
“葉係”助力,暢通無阻:一個更重磅的消息從北京傳來:葉英的弟弟葉同誌,將於1985年正式出任廣東省省長!這個消息如同給深圳的建設又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這意味著從省到市,石鬆的投資項目將獲得最高級彆的理解和支持,政策瓶頸幾乎不複存在。葉英在處理與省市關係時,更加從容自信,許多需要協調的難題,往往一個電話或一次會麵就能迎刃而解。李雲龍和丁偉看著葉英運籌帷幄、舉重若輕的樣子,不禁感慨:“虎父無犬女!”
小梅沙畔·濤聲依舊
就在這日新月異、塵土飛揚的建設浪潮中,在小梅沙附近精心打造的海濱彆墅群也悄然竣工。其中一棟位置最佳、直麵無敵海景的彆墅,被命名為“聽濤閣”,成為李雲龍在深圳的落腳點,也是他招待貴賓的私密場所。
1984年的冬天,深圳的寒意被建設的熱情驅散。一個周末的傍晚,“聽濤閣”燈火通明。壁爐裡鬆木燃燒發出劈啪的輕響,驅散了海風帶來的微涼。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月光下波光粼粼的大海和遠處隱約可見的繁忙鹽田港輪廓。
餐廳裡,一張圓桌旁圍坐著五人:
主位是李雲龍,穿著舒適的毛衣,紅光滿麵。
左側是丁偉,依舊儒雅,慢條斯理地品著茶。
右側是葉英,一身得體的套裝,顯得乾練而優雅。
尤太忠司令員和張仲先政委坐在對麵,兩人都換下了軍裝,穿著便服,神情放鬆。
桌上沒有山珍海味,是地道的粵式海鮮:清蒸東星斑、白灼基圍蝦、蒜蓉粉絲蒸扇貝,配著幾樣時令小炒,當然,少不了幾瓶特供茅台。
“來!第一杯!”李雲龍作為主人,率先舉杯,聲音洪亮,“敬咱們的‘深圳速度’!敬尤司令、張政委保駕護航!敬葉英同誌運籌帷幄!也敬咱們老哥幾個,在這南海邊上又聚首了!”
眾人笑著舉杯,一飲而儘。辛辣的液體下肚,氣氛瞬間熱絡。
尤太忠抹了把嘴,指著窗外的方向:“老李,老丁,葉英同誌,你們是真行啊!這才幾個月?我上次去羅湖那邊看,還是一片荒地!昨天再去,好家夥!廠房都蓋起一大片了!機器都響起來了!工人烏泱泱的!這速度,比我當年打仗穿插還快!”
張仲先也感慨道:“是啊,這‘三來一補’的模式,真是立竿見影。解決了就業,帶來了外彙,也讓我們的人學到了東西。葉英同誌引進的那些合資項目,更是開了好頭。省裡、市裡的報告,都快把你們誇上天了!特彆是知道葉省長明年要來,大家乾勁更足了!”
葉英微笑著回應:“尤司令,張政委過獎了。這都是政策好,有你們兩位老領導坐鎮支持,掃平障礙,我們才能甩開膀子乾。石鬆的資金和決心是基礎,但深圳這塊熱土和這裡渴望改變的人們,才是創造奇跡的根本。”她舉杯向尤、張示意,“這杯,敬兩位老大哥的鼎力相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雲龍給尤太忠和張仲先滿上酒,自己也倒了一杯:“老尤,老張,還記得錦州那12發炮彈嗎?”
“哪能不記得!”尤太忠眼睛一瞪,“老子給你湊的家底!”
“對!”李雲龍笑道,“那時候,12發炮彈,轟開的是反動派的城牆!現在,”他指著窗外隱約可見的工地方向,“石鬆這十億資金,還有後續源源不斷的投入,就像無數發炮彈,轟開的是貧窮落後的壁壘!咱們當年用槍杆子打下的江山,現在要用這‘金炮彈’把它建設好!這杯,敬咱們的新戰場,新勝利!”
“說得好!”張仲先撫掌,“雲龍兄這話,格局大!特區建設,就是一場新的解放戰爭!解放生產力,解放思想!乾!”
五人再次舉杯,杯中酒映著跳動的爐火和窗外的月光海色。
話題自然又轉回當年的崢嶸歲月。長樂村的初識,抗戰的艱難,錦州的默契,以及那些犧牲的戰友…笑聲與感慨交織,豪情與懷念並存。葉英雖未親身經曆那段烽火,但作為葉帥之女和石鬆的代表,她安靜地聽著,時而插話詢問細節,眼中充滿了敬意。她也分享了東南亞的近況和翁美玲的趣事,為硬朗的軍人聚會增添了幾分柔和與時代的氣息。
酒至半酣,尤太忠拍著李雲龍的肩膀,帶著幾分醉意,也帶著無比的真誠:“老李,說真的,看到你和老丁,還有葉英同誌,在這深圳乾得風生水起,我這心裡,比當年打勝仗還痛快!咱們這代人,槍林彈雨過來了,現在能親手參與建設這樣一個新世界,值了!以後啊,我老尤就給你們當好這個‘後勤部長’!誰要是敢給特區建設使絆子,給石鬆的投資搗亂,老子第一個帶兵…哦不,帶人去收拾他!”
眾人大笑。張仲先也笑道:“老尤這後勤部長,我看行!我就繼續當我的‘宣傳乾事’,把深圳的成就,把你們的故事,好好寫一寫!”
夜深了,海濤聲清晰可聞。爐火漸弱,但五位老友加上葉英)心中的熱情卻絲毫未減。他們站在“聽濤閣”寬敞的陽台上,望著深圳灣對岸香港璀璨的燈火,望著身後這片正在崛起的、充滿無限可能的土地。
李雲龍深吸一口帶著鹹味的海風,對身邊的丁偉和葉英說:“老丁,英子,你們看,這像不像當年咱們在帝汶島,看著打下來的地盤,規劃未來的樣子?隻不過,這次的‘地盤’更大,未來…更光明!”他回頭,對尤太忠和張仲先舉起酒杯:“老尤,老張!咱們一起,把這南海邊上的‘新錦州’,建設成全世界都矚目的地方!乾!”
“乾!”五隻酒杯再次碰撞在一起,清脆的聲音融入了南海的濤聲和深圳特區不眠的脈搏之中,預示著這片土地更加輝煌的明天。
喜歡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請大家收藏:()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