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島,“聖女”皇宮地下深處。
石峰麵前的全息屏幕上,複雜的數據流與泛黃的檔案影像交織。葉文潔的筆記、石鬆的簽名、以及“麒麟計劃”零碎的檔案,如同散落的拚圖,在他腦海中反複組合。那位年逾八十的張教授,在“深藍之眼”的妥善安置和謹慎詢問下,又回憶起了一些關鍵碎片。
“石鬆親王……他看待問題的角度,總像是站在時間之外。”張教授渾濁的眼中帶著追憶,“他提到過‘文明的岔路口’,也說過……‘火種必須多樣,不能係於一隅’。”
“火種多樣……”石峰反複咀嚼著這個詞。結合葉文潔筆記中那些超前得可怕的理論知識,一個更清晰的畫像逐漸浮現:石鬆,他的二爺爺,絕不僅僅是擁有先知先覺的記憶,他更像是一個文明的播種者,刻意地、係統地在人類知識體係中埋下超越時代的“火種”。葉文潔是其中之一,那“麒麟計劃”呢?“白玉京”呢?甚至……他自己這個知曉“穿越”概念的後來者,是否也是這盤大棋中的一環?
“破壁”項目組的密碼學家們,在嘗試用一種基於量子噪聲隨機性的全新算法,去解析“諦聽計劃”封存的原始信號時,終於捕捉到了一絲微弱的、非自然的規律性反饋。這反饋並非信號內容本身,而像是某種高級加密係統被觸及核心時,自動產生的“免疫應答”。
“主任,這證實了您的猜測,”項目組首席興奮中帶著凝重,“‘奧影’信號並非自然現象,其加密等級高到難以想象,並且……具備某種智能響應特征。它不像是在‘傳遞信息’,更像是在……‘篩選’或‘等待’。”
石峰感到一陣寒意。葉文潔警告的“深淵”,石鬆點燃的“火種”,以及這個似乎在“等待”什麼的“奧影”……曆史的謎團非但沒有解開,反而通向了一個更幽深、更令人不安的維度。他下令繼續深挖,同時將部分非核心數據,以學術交流的名義,共享給了月宮科學院——他想看看,龍牙的係統對此會作何反應。
與此同時,月球的“廣寒宮”第三居住區。
石星逐漸找到了在新世界的生活節奏。他報名參加的“地月環境適應心理學”課程,不僅讓他理解了妻子阿英在文化中心遇到的挫折,也讓他開始反思自身。他不再是那個在上海灘依靠信息差和資本運作獲利的“石總”,在這裡,純粹的資本意義被削弱,個人價值需要重新定位。
阿英的“中華美食工作坊”在經曆初期的文化碰撞後,終於走上了正軌。她不再執著於原汁原味,而是開始創造性地融合月球食材與地球烹飪理念,推出的“月宮桂花糕”采用月球改良桂花和低糖配方)和“星塵蝦仁”使用合成蛋白與可食用熒光藻)大受歡迎,甚至吸引了一些月球本土居民的好奇。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成就感,臉上的笑容也愈發真切。
他們的兒子石磊,則徹底成了月球新一代的化身。他在學校的“太空探索興趣小組”中如魚得水,和小夥伴們設計的“利用月球土壤進行3d打印建造小型棲息地”的方案,獲得了月宮科學院少年組的創新獎。他流利地使用著地月混合語言,對重力調節、輻射防護等概念習以為常,地球的故鄉在他心中,漸漸變成了一個遙遠而略帶模糊的“祖籍”。
一天,石星在居民區的共享辦公空間,再次遇到了林薇。她剛結束一次地月穿梭任務,難得有半日清閒。
“看你氣色不錯,適應了?”林薇笑著打量他,她一身便裝,依然難掩那份屬於天空的颯爽。
“算是吧。”石星給她倒了杯月球青苔茶,“有時候覺得,以前在地球上爭名逐利,像是活在另一個維度。”
“維度不同,但人性相通。”林薇抿了口茶,目光看向窗外秩序井然的城市,“月宮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物質基礎,但煩惱不會消失,隻是換了一種形式。阿英在工作坊找到價值,你在學習心理學,這很好。在這裡,停下來思考,比盲目奔跑更重要。”
她頓了頓,語氣略帶深意:“畢竟,我們誰也不知道,眼前的平靜能持續多久。冥王星那邊的‘幽靈’,可還沒散呢。”
石星心中一動,感受到了那份隱藏在和平表象下的暗流。但他此刻更關心眼前的生活,他試探著問:“聽說,月宮在籌備一個‘民間智庫’,吸納有地球經驗和跨界背景的人,為地月融合提供策略建議?”
林薇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怎麼,有興趣?這可不是賺錢的買賣。”
“錢已經不重要了,”石星坦然道,“隻是想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
“我可以幫你引薦,”林薇點點頭,“不過,那裡的思維碰撞,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激烈。”
在地球,博裕資本的江誠,正站在他新落成的“博裕星際資本大廈”頂層。這座位於上海外灘的新地標,采用了部分“星塵鋼”技術,通體閃耀著獨特的金屬光澤,象征著他對未來的野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鳳凰計劃”已進入第二階段。江誠不再滿足於投資地球重建項目,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領域。他聯合石家在內的幾家地球頂級資本,成立了“深空開發基金”,首期規模高達五百億美元,旨在投資月球以外的太空資源開發——包括小行星帶采礦權的二級市場操作、火星移民城市的配套商業設施、乃至為“星途號”試飛成功後可能開啟的係外探索,提前布局深空導航和通訊技術。
“月宮主導戰略,我們捕捉機會。”江誠在基金成立儀式上,對有限的合夥人說道,“他們建造通天塔,我們提供磚石之間的粘合劑,以及塔身之上的觀景台。五年和平期,是我們構建跨星際商業生態的唯一窗口。”
他的妻子李響,如今不僅是他的生活伴侶,也悄然成為了他商業帝國中負責文化與公關事務的幕後掌舵人。她主導的“博裕藝術基金會”,正積極與古力娜紮王妃的“人文融合辦公室”接洽,希望能共同推動地月之間的藝術交流項目,將商業的觸角以更優雅的方式,延伸到月宮的文化領域。
江誠知道,龍牙和月宮高高在上,未必看得上他這點資本遊戲。但他深信,當商業的力量滲透到文明發展的每一個毛細血管,當月球和地球的經濟命脈深度糾纏,即便是“白玉京”,也無法完全忽視他們的存在。
月球的“靜海苑”,泰勒王妃的居所。
她剛剛完成了一次與地球頂級音樂家的全息遠程合作排練。她的“星聲計劃”不再僅僅是創作安撫人心的音樂,更開始嘗試將月球科技的數據流、深空探測的脈衝信號,轉化為獨特的電子音色,創作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宇宙交響樂”。
而劉亦菲王妃的“典章閣”內,她正仔細審閱著由智能係統初步整理的“地球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計劃”。葉文潔的筆記讓她意識到,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同時,守護好文明來路的燈塔,同樣至關重要。她計劃與地球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合作,利用月球的量子存儲和全息複原技術,為那些脆弱的文明記憶,建立一個超越時間的“方舟”。
楊冪王妃推動的“月禾3型”家用版,開始在月球居住區進行試點安裝,反響熱烈。古力娜紮王妃籌辦的“地月火文化節”也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宣傳片在地球網絡引發了熱議和期待。
這一切,構成了太陽係人類文明看似繁榮而忙碌的日常。科技進步,文化融合,資本擴張,個人尋找新定位……光明的浪潮洶湧向前。
然而,無論是石峰在曆史塵埃中觸摸到的冰冷真相,林薇話語中隱含的警示,還是江誠在商業藍圖中感受到的緊迫,都預示著在這片光明之下,深空的暗流仍在悄然湧動。和平的時鐘,滴答作響,從未停歇。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未知的未來,積蓄著力量或尋找著答案。
喜歡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請大家收藏:()1946:係統綁定,家族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