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炮彈的研發,馬昕借鑒了明朝時期的火炮,因為工藝發展進度不行,現代火炮製作不了。
明朝火炮主要以在明朝初期廣泛使用,威力強大,主要用於攻城和防禦的大將軍炮為主。
以及虎蹲炮,這種炮輕便靈活,很適合野戰和山地作戰。
關於佛郎機炮就暫時製作不了,這是明朝中期從葡萄牙引進,後仿製改進,這種更加先進些,射速很快。
至於紅夷大炮這是明朝後期從歐洲引進,威力巨大,射程遠,暫時不具備條件。
其中碗口銃這種小型火炮,形似碗口,適合近距離作戰的被他當作為一個重點。
至於百子連珠炮,火龍出水等火箭類火器,用於水麵作戰的多管火炮,暫時人員和物資不夠,暫時不考慮。
還有震天雷這種爆炸性火器,和炸藥類似的,用於攻城或防禦的已經在研究了。
望著地下的三種火器。馬昕給他們簡單介紹了下。朱文正對於大口徑的神機炮比較感興趣,
而沐英,李文忠更對震天雷,虎蹲炮等便攜式武器感興趣。
“火器使用,第一是安全。不論什麼時候,一定要保證安全性。火藥不能受潮。不能和明火放一起。
第二,現階段,火器發展比較慢,數據也比較少,隻能用於最緊要的關頭。”
望著幾人摸索火器,興致高昂的模樣,馬昕麵帶嚴肅。給他們潑冷水。火器可不是一般東西,每次使用不當,會造成傷亡的。
“老張頭,火銃呢,弄了多少。”
“大人,火銃方麵還不行,射擊距離比弓箭遠不了多少,換彈藥太麻煩了,難以替代弓箭手。
而且我們材料有限,與其大力研發,不如先做震天雷型炸藥,以及便攜式虎蹲炮。”
望著張大師傅的愁容,馬昕也有些無奈,定遠還是太小了。這些東西還是等拿下鞍山鐵礦再大肆研發。
雖然鞍山鐵礦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但其大規模開發和工業化開采主要始於現代。
鞍山地區的鐵礦資源早在漢代就有開采記錄,主要用於製造農具和兵器,但規模較小。如今也沒有人知道這個地方的潛力。
隻是以為是小型鐵礦,並不重視。元朝的留守士兵應該不會太多。
到時候,準備就緒,兩路出擊,大軍通過水軍,直奔集慶。
五軍營其中一部,結合神機營直奔鞍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幾個元軍據點摧毀。
攻擊城池,化整為零。
拿下那一片地界,攻占整個鞍山地界,將這個寶地拿下。
這個戰略是必須要完成的,如今馬秀英懷孕幾個月了,半年內馬昕準備拿下整個集慶,以及那個區域。
為朱標的降生增添光彩。
這將是場大戰,將攪動南直隸風雲,這將是場天下震動的大戰役。
拿下集慶,不僅僅在戰略上,那裡是龍盤虎踞之地,不隻是有鞍山鐵礦這個重要資源中心。
此地處於長江下遊,水陸交通便利,既是南北交通樞紐,也是長江流域的經濟中心,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可截斷長江漕運,阻止南方向北方元狗子輸血。
而且地勢險要,北有長江天險,東有鐘山,易守難攻,是理想的基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