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軍校一期,可謂是群雄彙聚。
一紙招賢令,彙聚了大量人才。這些都是世家大族培養的嫡係人才,是讀的起書,習文練武的精英。
第二方麵,淮西群雄中的精英,朱元璋一手帶起來的精銳。大軍中精挑細選的人才。
第三方麵,應天附近有能力的平民。
這些人,整個應天軍校,可謂是納太多的人才,短短兩個多月的緊急訓練,這支指揮官隊伍,將加入天策軍中。
以應對席卷而來的元庭精銳。
許許多多的,在戰爭中脫穎而出的應天一期,將出現非常多的公侯伯。可謂是將星雲集。
短短幾個月的填鴨式培訓,可以說完全不夠,可是沒有時間了,張不良率領的元庭精銳之師,掃蕩四方。
直奔朱元璋而來。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兄弟們,今天我將帶領你們,三萬天策軍迎戰十萬元庭精銳。”
應天軍校外,狂風呼嘯。高台上,朱元璋全甲而立。
目光掃視著眼前一個個普通標槍一樣的身影。
這一群人,精神麵貌和之前的截然不同。
“驅除元虜,恢複中華。”
三騎並排而立,從陣型疾馳。
那鮮血傾透的旗幟上,“驅除元虜,恢複中華”的文字,陽光下,如此閃耀。
“本期精英成員授劍儀式開始!”
朱元璋一聲令下,一隊隊精銳的天策衛,排成一排,手捧著,精鐵打造的鋒利長劍。
這是結合唐刀,漢劍,元刀的精華,打造的指揮刀。
正麵篆刻著“應天一期”,背麵篆刻“驅除元虜,恢複中華”的小篆。
緊緊握著的寶劍,他們的心情無比的激動。
僅僅一把劍,這應天一期,大部歸心。成為朱元璋麾下最為精銳的利將。
激動的時間總是短暫的,朱元璋一聲令下。千騎兵奔騰,直奔天策軍營地。
而應天軍校,依舊培養源源不斷的人才,可是精華基本被第一期吸納,也許唯有朱標執掌大權的大明軍事一期比的上。
那又是另一番風景。
天策軍內,緊鑼密鼓的開始。
這些學員,都是執掌百人的精英,如同骨骼一樣,充實整個天策衛。
也許經曆幾次大戰,將湧現執掌大軍團作戰能力的將才。
而應天城內,非常的熱鬨。
朱標百日,眾人雲集,一時間整個應天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湯和,徐達,李善長,劉伯溫等基本都在。非常之熱鬨,這代表這方勢力有了傳承。
“哈哈,咱敬大家一杯。”
朱元璋心情非常好,拿著酒杯在人群走來走去。
“義父,請!”
小沐英拿著杯子,心情很激動,望著馬秀英抱著的小小身影。
馬昕坐在徐達他們一桌,望著朱標,嘴角掛著淺淺的微笑,
心中呢喃著:“什麼,天日之表,什麼節製天下兵馬。”
欲培養一個不差於唐太宗的存在。
文武雙全,眼光放眼天下的傑出領袖。
“哈哈,諸位,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