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昕等人,走向最高的樓層,等待大戲的開幕。
“元朝末年,天災不斷可謂是亂成一鍋粥。”
他深刻意識到,如果沒有加入朱元璋麾下,有這種拚命的人,以他的能力,難以施展才華。
農業所學,將沒有一絲用武之地。元朝的統治者,可不在乎平民。他們荒蕪天地,引為牧場。
民族製度如高山火海,壓的喘不過氣。
這段時間裡,沒有其他辦法,隻有殺,殺光一切不讓人活的存在。
貪官汙吏,殺!
土匪強盜,殺!
元兵狗子,也是殺!這些事情,需要一個能扛住壓力的來乾,見識過人情冷暖的來乾。
這個人的素質,要萬裡挑一。
很明顯,馬昕不具備這個素質,他也很清楚,一身所學,隻有輔助明主,當勢力平穩的時候,才是他施展的時候。
“標兒,你記住,軍隊,糧草,人。這三點是最重要的,唯有掌握這三點,才能無往不利。”
如今的朱元璋,經曆亳州,滁州,渡江戰役。又剿滅了元庭近十萬精銳,可謂是十分壯大。
這幾年來,將力量集中於內部。
按照馬昕等文人的策略,以工代賑加上俘虜“修路”,招攬人才,開掘鞍山鐵礦,修煉水利,整備甲兵,開墾良田,收攏流民。
勢力,得到了極度的壯大。
擁有了一個非常牢固的基本盤。
這一路來,朱元璋手握的屠刀,都沒有鬆開過,妖魔鬼怪橫行,烏煙瘴氣的氛圍,頓時為之一清。
年輕的朱元璋,非常有遠見。也非常有魄力。
短短幾年拉出來了一隻20萬人的精銳軍團。
“標兒,你覺得這些北方來人會乾些什麼?”馬昕通過窗戶,望著外邊。
“如果是搗亂的話,應該不可能。應天的牢房,以及大道上的勞工都快滿了。
應該是,賞賜安人心來的。”
這麼多年,朱標見識可謂是天翻地覆,一點也沒有小孩子那種懵懂。這家夥實在太聰明了。一點就通。
馬昕點了好頭,如今的應天,可不是軟柿子,是一方諸侯。
他所擁有的改進工具能力,優化工具,提高鋼鐵產量的能力,早就讓應天變的天翻地覆了。
南下尋找稻種的水軍,也帶著稻種歸來了。
以大代價,全天下撒網,尋找人才。海船也造出來了一些。
此時的應天,壯的厲害。
“標兒,你記住我說的天下地圖麼?不要把思想偏安一隅,世界很廣闊,這世界也很大。”
馬昕嘀咕著世界地圖,作為農業碩士,地圖的季風帶,哪些地方適合種什麼,土質怎麼樣的他可理解了。
他研究的方向,不是單獨的某種植物。而是宏觀上的植物調控,因地製宜的改良土壤,肥料,種子。
曾經他的師哥,都是四處跑的。
有的去非洲,有的去沙漠,有的去北美。
世界上,哪裡擁有什麼種子,是什麼種子的發源地。他可知道。彆看,如今比不上一般穿越者。
可是腦海的東西,是一個超級大國發展的基石。
在這個時代,中原大地很多寶貝可沒有出現。
研究土壤,自然也知道大部分礦場在什麼地方。因此,他也是一份活著的寶藏。
唯有,一方龐大的勢力,才能將他腦海的東西,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