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著跪在大殿的薛仁貴道:“信上說你天生神力,有一夫當關之勇,李君羨你去試試他。”
李君羨領命而出,站定後目光如炬地看向薛仁貴,隻見薛仁貴不慌不忙起身,神色鎮定,眼神中透著自信與無畏。
他微微抱拳,向李君羨示意,而後擺好架勢,周身氣勢陡然一變。
李君羨率先發難,大喝一聲,如猛虎撲食般衝向薛仁貴,一記剛猛的直拳帶著呼呼風聲砸向薛仁貴麵門。
薛仁貴卻不閃不避,右臂橫抬,硬生生用手臂擋住這一擊,“砰”的一聲悶響,拳臂相交,震得周圍空氣都似乎晃了一晃。
李君羨心中一驚,這薛仁貴的力量竟如此驚人,自己這一拳,常人怕是直接手臂骨折,他卻隻是身形微微一晃便穩住了身形。
薛仁貴順勢一個橫掃踢在李君羨肚子上,李君羨噔噔後退四五米才止住身形,李君羨猛蹬地麵,一個箭步兩人就又扭打在一起,薛仁貴畢竟沒有經驗,很快就在李君羨的纏鬥下敗下陣來。
李世民鼓掌道:“你可願從軍?”
薛仁貴再次叩禮道:“回陛下,薛仁貴隻效忠家主一人。”
“好,有情有意,王德安排人送薛仁貴出宮。”
王德帶著薛仁貴走後,長孫皇後立馬急促道:“陛下,長樂她…”
“觀音婢,彆急,王德知道該怎麼做,若是直接問反而會激起此子戒心。”
待長孫皇後情緒稍緩,李世民看向李君羨緩緩開口:“這薛仁貴,確實是個人才,如此身手與氣魄,若能為參軍,定又是一員猛將。”
李君羨拱手道:“陛下慧眼如炬,此子天生神力,若是參軍經過訓練,末將怕是都無法與之正麵硬拚。”
王德很快就回到了太極殿,說道:“陛下,薛仁貴已出城,奴家已經安排五名暗衛尾隨,相信定能打探到公主殿下的蹤跡。”
李世民握著長孫皇後的手道“觀音婢,這下你放心了吧。”
薛仁貴回到小院時,隻有張懷瑾在等他。
兩人一路出了長安城,張懷瑾說道:“背後為何會有尾巴,今日進宮陛下可有什麼奇怪之處。”
薛仁貴思索一番道:“陛下看到主母寫的信,詢問過主母的事情。”
“看來家主和主母有我們不知道的身份,既然有人尾隨,那便租一條小船北上,夜晚趁夜色甩掉他們。”
楊晨經過休養已無大礙,在潭州陪著四女遊玩了幾天後看到了在嶺南一起奮鬥的眾多兄弟。
經打聽除了有一人家有老母需要留在長安照顧外,全都願意跟著楊晨再回嶺南。
又過了兩天,張懷瑾和薛仁貴也風塵仆仆的趕來。
聽到兩人的彙報,楊晨對李世民安排人尾隨並不意外,畢竟事關自己女兒下落,哪個父親會不上心。
船家一聽說是去嶺南,大多都不想去,最後無奈多花了十兩銀子,足足五十兩楊晨等人才踏上了回嶺南的旅途。
太極殿,王德正在向李世民彙報:“陛下,暗衛跟丟了,不過暗衛傳回消息,人在北上河東道的路上消失的,老奴覺得應該去往南方了,和薛仁貴一起的人是張懷瑾。”
“哦,當年千裡奔襲將突厥計劃傳回軍帳的那個斥候?”
“陛下,應該就是此人。”
“讓暗衛派一批人去南方尋找,若是找到不要暴露,第一時間回來向我彙報。”
“喏。”
“對了,太子近況如何了?”
“回陛下,太子自打獵意外落馬之後,經太醫診斷需要靜養百日不得下床,否則有殘缺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