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絕對不可?區區一六品不入流的閒散官員,有何資格迎娶我大唐嫡長公主。”
五姓七望一脈的官員紛紛站出來反對這門親事。
開什麼玩笑,嫡長公主怎能嫁給區區一個蜀王幕僚?
若是將長樂推向蜀王,無異於增長了蜀王的勢力,萬一蜀王動了不該動的心思,報複他們怎麼辦!
有李恪的生母在宮中,李恪不可能和李二為敵,可不代表羽翼豐滿的李恪不會將利爪伸向他們這群人,這些年將蜀王留在長安的真的是李世民嗎?李世民會害怕前隋餘孽的造反?
前隋還有不知道多少勢力藏在暗處,若是蜀王勢大將那些人彙聚,將屠刀揮向他們五姓七望,李世民怕是樂見其成,他們又怎麼可能讓蜀王有絲毫壯大的可能。
一眾官員要麼說於禮數不合,要麼稱楊晨身份低微,配不上長樂公主,七嘴八舌,試圖以各種理由動搖李世民的決定。
“皇後娘娘到!”
宮殿外傳來太監的通傳聲。
其實長孫皇後和長樂在薛仁貴入殿時便到了太極殿門口,後宮不得乾政,長孫皇後今日第一次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踏入了太極殿。
長孫皇後挺著微微隆起的小腹,在長樂的攙扶下進入了大殿:“本宮深知後宮不得乾政的道理,奈何今日長樂婚配一事,應屬於我皇室的家事,爾等隻需祝賀即可,為何紛紛站出來阻撓?”
“皇家無私事。”一位五姓七望的官員壯著膽子說道:“長樂公主乃大唐嫡長公主,其婚嫁關乎國體,我等身為臣子,為陛下分憂,為大唐社稷著想,不得不言。”
長孫皇後輕蔑一笑,冷眼看著那說話之人道:“好一個皇家無私事,那本宮問,你等學的是何學問。”
“當然是儒學,儒學乃治國理政之根本,教化蠻夷之良方,乃當世最好的學問。”
長孫皇後點點頭道:“既然是儒學,那儒學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陛下剛才言明薛仁貴隨意挑選一適齡之人便將長樂公主許配給那人,爾等皆未反對!”
還不等那人開口,長孫皇後接著道:“陛下身為一國之君,金口玉言。若食言而肥,今後如何治理天下?”
長孫皇後這番話擲地有聲,在場眾人皆為之一震。
那試圖阻攔的官員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如何反駁。
“陛下已做出決定,爾等卻在這裡百般阻撓,難道是覺得陛下的決斷有誤?還是說,你們心中根本沒有對陛下應有的敬重與忠誠?”長孫皇後目光冷冷掃過剛剛出列反對長樂婚事的官員,每一個字都如長針,紮在他們心口。
反對的官員雖然心中滿是不甘,但在長孫皇後如此犀利的質問下,隻能灰溜溜的退回班內。
見無人再跳出來,長孫皇後輕拍了拍長樂的手背道:“長樂,今日要將你許配給六品官員鴻臚寺番邦膳食主事楊晨,你可願意!”
長樂臉頰微紅道:“但憑父皇和母後做主!”
長孫無忌看到長孫皇後已經為此事站到台前,歎了口氣出班道:“請陛下賜婚!”
“請陛下賜婚!”很多官員隻能無奈答應,出列附和。
李世民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得逞的笑容,他掃視一圈群臣,高聲道:“好!既然如此,朕便賜婚於楊晨與長樂公主。待公主府翻修後,由欽天監選好良辰吉日,便為二人舉辦大婚。”
若是楊晨在此,定會罵李二無恥,什麼翻修,公主府裡麵除了一堆木頭,就是雜草,木頭還是我自己弄的,你也就從戶部援助了一些土過來,明明是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