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八年十月,難民已經全部安置妥當,段誌玄凱旋而歸,次日長孫皇後誕下一個小公主,李世民大喜過望,賜封號為衡山公主!
李世民時隔兩月再次臨幸楊妃,卻見楊妃乾嘔連連,作為過來人,李世民當即便宣太醫為楊佳仙把脈!
最後得出的消息讓李世民大喜過望,僅僅臨幸一次,且身體虛弱異常的楊佳仙竟然有了身孕。
接連不斷的喜事,讓李世民大喜過望,次日便準備設宴宴請群臣,卻被一個消息打破了所有的興致——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竟趁著段誌玄班師回朝之際,親率十萬鐵騎再次直逼涼州。
雖有些惱怒,卻也證明自己特意讓陳叔達傳遞的信息已經送到了伏允手中。
自從自己第二日上朝以後,陳叔達陸陸續續放飛了近十隻信鴿,不過儘皆被攔截。
“王德,通知代國公明日上朝議政!”
次日早朝,看到李靖出現在朝堂上,一眾官員頓時覺得今日早朝所要商議之事不簡單,畢竟李靖自從告病以來,從未連著兩日出現在朝堂上。
直到臉色陰沉的李世民坐上龍椅,朝堂中的議論聲才漸漸安靜下來。
李世民直接切入主題道:“伏允親率十萬大軍再次進犯我大唐邊境,諸臣有何想法?”
魏征出列道:“陛下,再一再二無再三四,我大唐已連續兩次饒其性命,此次定要將伏允的頭顱斬下,以震懾周邊諸國!”
程咬金也出列道:“陛下,魏老二說的對,不能讓那群蠻子覺得咱們仁慈便肆無忌憚,老臣願帶軍出征,去草原上會會那伏允老狗。”
李靖輕咳一聲,他枯瘦的手指叩擊著玉笏:“陛下,老臣足疾有所緩解,臣請願為大唐最後一次率軍出征會會那伏允,為我愛徒上一場實戰之課。”
李靖一言掀起千層浪,此言的意思好像就是在說吐穀渾在他麵前不堪一擊,僅僅隻能作為教導弟子的一堂課業而已。
龍椅上的李世民頓時眸光大亮,若是李靖出戰,此戰便已沒有任何懸念。
李世民大喜道:“好,既然是代國公的收官之戰,朕自然應允,那代國公好生休養,年後便出征吐穀渾,揚我大唐國威。”
最終,經過一陣商議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人亦是獲得了隨軍出征的名額。
下朝後,程咬金鬱悶至極,難得有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自己竟然又沒有搶到出征的名額。
大唐名將數不勝數,想要取得更多的軍功實屬不易,每有戰役便似要爭破頭顱,隻是每次大半武將都是敗興而歸。
與程咬金同樣鬱悶的尉遲敬德等一眾武將,當即便組團要去墨曦樓準備不醉不歸。
戰爭在即,即將要出征的將士都獲得了一個月的休假,以回家和父母家人再見一麵,畢竟戰爭哪有不死人,這一麵可能便是永恒。
楊晨自然也獲得了回家的機會,此刻的楊晨曬黑了不少,渾身充滿著力量感。
得知還有一個多月出征,這一個多月剛好可以打造一些護身的武器,以及與王家的煤炭生意也需要鋪開銷售了。
待楊晨回到楊府,當即便和兩個月未見的二女相擁在一起,溫存許久後才覺得少了些什麼。
四處打量了一番,疑惑道:“太上皇他老人家呢,難不成已經回宮了?”
崔墨言歎了口氣道:“太上皇非說自己時日無多,想要去看看大唐的風土人情,還特意囑托了不要告訴陛下!他會在十二月中旬趕回來!”
楊晨點了點頭,便向二女詢問了長樂府的修繕情況,得知已經大體完工,楊晨很是興奮,當即便要帶著二女前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