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朝廷稅糧儘數運到長安,戶部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隻不過誰人都知今年定是個豐收之年,李世民大喜,當即宣布貞觀十年開科舉。
當天便安排快騎至天下各道將這個消息傳播出去。
與此同時,長安城外的黃莊也到了最後一天發薪酬的日子。
劉洎直接將領薪酬的小桌子擺到了庫房前,直接現取現發。
“劉三,招人四十,抄書四十七冊,共計一萬一千四百錢。駙馬考慮到十貫便有二十五斤重,你們這群讀書人應是拿不動,故滿十貫者自動換得十兩銀。”
“劉三,銀子並未在市麵上全麵流通,若是想換成銅錢可前往墨曦樓更換,若是你有渠道當我沒說。”劉洎語重心長道。
劉三點了點頭,接過小喜子遞過來的包袱千恩萬謝。
劉三領到了錢財並未急著離去,準備等幾位同窗領了薪酬一同回長安,畢竟拿著這麼多的錢財他也不敢獨自上路。
“小明——八千四百錢;
小宏——九千錢
……”
領到錢財的儒生各自尋找自己已經領到錢財的同窗開始陸續離開皇莊。
直至夜幕降臨,最後一名儒生的薪酬終是發放完成。
劉洎也是累的滿頭大汗,看著所有人撤出皇莊,劉洎親自給每個莊兵塞了二兩碎銀讓其幫忙收尾後才乘坐馬車撤離。
緊閉的長安城門外,城門郎將看著月光下身著儒袍的讀書人越聚越多已超過兩百之數,急忙囑咐了一番便向著皇宮趕去。
李世民得知長安城外彙聚的儒生竟有數百頓時想到了楊晨召集的一千儒生,一時間也想不出有什麼好的對策。
腦海中突然想起半個月前太子之人彈劾魏王的聚賢苑,說白了不就是眼饞魏王廣納天下賢良嘛?
“王德,去東宮將太子帶到長安城門處。”李世民吩咐完便不再多言,埋頭繼續處理奏折。
王德領命而去,不多時便將太子李承乾帶到了長安城門前。
李承乾看著城外黑壓壓的儒生,眉頭微皺,心中疑惑:“父皇為何讓我來此?”
就在這時,城門郎將匆匆趕來,低聲道:“太子殿下,陛下口諭,命您妥善安置城門外的儒生。”
李承乾一愣:“安置儒生?”
他目光掃過城外的儒生,見他們雖衣著樸素,但個個精神抖擻,或提或抱著沉甸甸的包袱。
“這科舉通知才下發一日,怎會聚集這般多的儒生?”李承乾看著烏泱泱的儒生,滿是不解。
“殿下,這些儒生都是駙馬雇傭抄書的讀書人,今日剛領了薪酬,因城門關閉,無法入城。”城門郎將解釋道。
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明白了父皇的用意——這是要讓他收攏人心!
李承乾站在城門口正中央,朗聲道:“諸位學子皆乃未來的國之棟梁,日後還要為朝廷效力,豈能露宿城外?還不將城門給本太子子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