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華慶幸自己娶的是王忠的親妹子,否則自己即便有後手,這胡椒最後一定也瞞不住家族那邊。
從盧壽態度不難看出,想讓家族另尋出路的難度有多大。
即便範陽盧氏已經成了這般模樣,自己父親都不舍得從自己掌握的寶庫中拿出那麼一兩件寶物來緩解家族危機。
盧華已經對盧壽不抱有任何希望,他想扶持庶子上位,僅因為清河崔氏掌握著木材生意,可以提供源源不儘的原材料。
可將家族命脈交給另一個家族,這種事情真的可能嗎?
可盧壽就是認定了扶出盧明禮上位,與清河崔氏合作才是範陽盧氏唯一的出路。
盧華就想不明白,崔炳春再是不堪,崔青鋒扶持的好歹是嫡長孫,自己父親怎麼就能想到扶持一個庶出的?
這兩年太原王氏的發展有目共睹,絕不是清河崔氏售賣木材能比的。為何自己父親就是認定了清河崔氏呢?
盧華無奈之下尋王忠訴苦,王忠卻帶著他入了皇宮,麵見了李世民。
這也是今年李世民可以直接與博陵崔氏叫板的底氣所在。
一是如今的朝廷發展已經勢不可擋,二是與五姓七望的矛盾已經無法避免。
亂世五姓七望可以發國難財,盛世隻能相互成就,要麼就是一方存活,就同隋煬帝楊廣一般。
臨近科舉,長安城內明顯熱鬨了起來。
一個個背著行囊的儒生趕至長安,城內的客棧幾乎客滿,無論何處都能看到溫習課業的儒生,勾欄瓦舍近幾日恩客都少了五成。
“爾等可記住我教導的筆法?莫要忘了。”盧壽交代著自己教導兩個月的‘學生’。
盧壽的招法很是簡單,也就是第一個金字旁故意不提勾,一般閱卷的考官也不會因這等小瑕疵生事。
若是自己人看到了,便可提個高分。
此次的科舉試題,讓很多人興奮異常,剛剛走出考場的學子竟然已經有人開始提前慶祝。
“你說此次科舉的試題不會再次泄露了吧。”一個寒門學子歎氣道。
本覺得自己此次有機會上榜題名,可看到那一群身著華服的儒生,他心中五味雜陳。
“應該不會,上年陛下大怒,訓斥了太子與魏王,此次科舉定然會有更加完善的措施。
我也覺得此次我考的不錯,希望沒有世家上門斷我前程。”
懷著忐忑的心情,很多寒門學子夜不能寐,靜靜的等待著放榜。
李世民看到答案幾近相同,全都跑題的一百餘張試卷,臉色陰沉的可怕。
“可查到背後透露題卷之人?”李世民喝問道。
蕭誠猶豫了一番,歎氣道:“太子、魏王,皆牽扯其中。”
李世民閉眼吸氣,拳頭重重的砸到了桌案上,“這兩個逆子就這麼缺錢嗎?他們不知道這樣做最後損失的還是朝廷的利益嗎?”
李世民歎氣道:“查到太子和魏王不拉攏駙馬的原因了嗎?”
蕭誠搖了搖頭,苦笑道:“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