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一年,冬!
長孫無忌、侯君集、劉洎一同回京,一時間朝野震蕩。
看著宵禁解除後陸續回京的軍隊,長安城中的百姓才想起已經近兩個月悄無聲息的關中。
無人知道發生了,隻知道經曆此事,長孫無忌升至趙國公,侯君集升至吏部尚書。
至於劉洎則是踏入了三品之列,所有人都覺得是劉洎沾了長孫無忌的光。
一時間朝中暗悔沒有前往關中的官員不計其數。
封官過後,李世民第一時間宴請長孫無忌前往立政殿一同用膳。
李世民抬起酒杯與長孫無忌共飲,笑道:
“輔機,關中處理的可算妥善?五姓七望沒有再搞出什麼幺蛾子吧?”
長孫無忌暗歎一聲,笑道:“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劉洎確為大才。”
李世民輕咦,不解道:“可這一切不都是你做的嗎?”
李世民和百官一樣,都覺得劉洎此次是沾了長孫無忌的光。
長孫無忌歎氣道:“非也,老臣隻是被推到了台麵上罷了,一切都是這劉洎做的。”
李世民當即問道:“你且說說,劉洎是如何脅迫五姓七望妥協的。”
此事他已經疑惑了很久,無人員傷亡,也未曾聽聞爆發什麼衝突,關中地區的事情又是如何妥善處理的。
“圍城,斷糧。”
“圍城?”
李世民不解的望向了長孫無忌,等待下文。
“劉洎不知從何得知五姓七望,七家家主進入滎陽鄭氏祖宅,直接命人圍了外城,不僅如此,還截斷了流向城內的所有河流。
然後命人在城外叫陣,揚言讓滎陽鄭氏之人打開城門出來受死。”
長孫無忌再飲一口烈酒,接著言道:
“老臣生平也從未見過這般無恥之人,命人從城外封死了城門,叫囂著滎陽鄭氏敢做不敢認。讓他們出城領死。”
李世民頓時蹙眉,打斷道:“城門都是內開的,如何從外部封了城門?”
斷水斷糧李世民能想通,可這封城門一事,卻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長孫無忌嘴角也是抽了抽,笑道:“城門的鐵皮包邊外側再包一層鐵皮,鏈接有繩索卷於水車之上。”
李世民腦海中已經想到了城內想開城門卻又無處使力的場景。
“陛下,城中百姓斷水斷糧,城中的蓄水井又能扛住幾個月?即便有存糧者又能堅持多久?還有兵卒整日在城外叫陣,將矛頭指向了滎陽鄭氏。
最絕的是城牆上無一守卒,百姓可隨意登上城牆查看城外的情況。”
李世民補充道:“五姓七望曾言,佛寺將債款賣給了他們。
再加上他們之前糧食的漲價,百姓無糧可吃、無水可喝的情況下,所有的怨氣都會指向滎陽鄭氏。”
長孫皇後不解,“這門畢竟打不開,百姓就不懷疑嗎?”
長孫無忌嗬嗬一笑,“劉洎說了,就是要告訴他們,想要活命就去搶滎陽鄭氏,亦或者逼迫他們妥協。”
“這般是不是太過殘忍,若滎陽鄭氏不妥協,他們豈不會被活活餓死?”
長孫無忌歎氣道:“朝廷提前賑災,他們明知不會被餓著,僅僅為了吃口好的,他們選擇了借糧,還抵押上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救災不救蠢,他們不敢尋五姓七望的麻煩無非就是等著朝廷出麵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