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覺得蜀王更加合適!晉王不通政事,重新培養怕是不易。”
“臣附議!”
“臣附議!”
這支持蜀王的一眾官員,很多都是前隋老臣,蜀王不僅有前隋血脈又有大唐血脈,乃是他們心中太子的不二人選。
隻晉王尚幼這一條,就讓人無可辯駁,畢竟一個合格的君王可不是那麼容易培養的。
李恪雖然身份敏感,可卻無人以能力來指責他,之前的李恪可比李承乾還要璀璨,隻是後來不知為何掩去了鋒芒。
從李世民曾言,最像他的不是太子李承乾,而是蜀王便可看出一二。
隨著支持李恪的人越來越多,朝堂那是好不熱鬨,李恪的支持者近乎一半,文官表率長孫無忌卻是毫無動靜。
李世民笑盈盈的看向長孫無忌,“輔機,你怎麼看?”
長孫無忌拱手言道:“陛下,我支持晉王上位,話說立長不立賢、立嫡不立庶。即便晉王年幼,可陛下尚在壯年,有足夠的時間教導。”
長孫無忌一言便將支持李恪的諸臣懟了回去,無可辯駁。儒家思想就是這般說的,他們又是儒生,如何反駁?
一時間晉王李治好似已經穩坐太子之位,沒了懸念。
“陛下,話雖如此,可蜀王的優秀也不可忽略,僅因一句話便剝奪了其資格,屬實不該。
晉王今年十五,可在十二之齡,晉王還時常掛著兩串鼻涕招搖過市,即便經過培養,繼位之時可能也堪堪達到蜀王如今的水平。”
長孫無忌也是無可反駁,李治確實比較晚熟,也就是長孫皇後去世之後,才好似長大了一般。
楊晨看著糾結的兩方陣營,出班道:“陛下,何不將蜀王與晉王喚來,問問他們自己的想法?”
楊晨本不想管這閒事,可長孫無忌可不這麼想。楊晨是他的女婿,他豈有不用之理?縮在後麵當小透明的楊晨,便得到了前排官員的傳話。
李世民看到楊晨出列,也是意外。不過楊晨說的也沒有錯,還是將他們二人尋來,問上一番比較穩妥。
今日這般,不將他們二人尋來,無論立誰為太子,另一方心中怕是都不會爽利。最後會不會演變成李承乾和李泰這般場麵猶未可知。
經過此事,他也是明白了,自己教育和父皇一樣,存在問題。自己記恨了父皇一輩子,回頭發現,自己和父皇又有什麼不同?
一樣的結果,隻不過自己是嫡次子造反,李承乾是太子造反罷了。
“王德,去將蜀王和晉王請來。”
此次隨王德一同前來的不隻是蜀王與晉王,還有蜀王生母楊貴妃。
楊貴妃進門便跪地俯首,“民女參見陛下。”
李世民眉頭微蹙,不滿的看著楊貴妃。這是什麼意思?朝堂上自稱民女,這不是打他的臉嗎?
楊貴妃卻是無視李世民的冷厲目光,高聲道:“陛下,蜀王不參與皇儲之爭,若是陛下執意讓蜀王參與,便將我母子二人貶為庶民。”
楊貴妃此番舉動,讓支持李恪的大臣一陣啞火,他們不明白,這是大好的機會,楊貴妃為何會放棄。
李世民都快氣笑了,“怎麼,我大唐太子之位就這麼入不得你們母子二人的眼?”
喜歡魂穿大唐: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請大家收藏:()魂穿大唐: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