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時高句麗正值寒冬,怕是無法進攻。”剛剛抵達,李績便上前彙報道。
李世民眉頭微蹙,感受著還算適宜的溫度不解道:“這幽州氣溫剛剛好,怎會有寒冬一說?”
李績無奈歎道:“陛下,這高句麗腹地已是鵝毛大雪,氣溫比之幽州怕是低了很多。若是沒有準備棉服,怕是無法深入。
進入高句麗之後,比之現在的氣溫會低上很多,我們的將士根本無法久留。預計九月開始,沒有棉服的的情況下必須立刻返回。”
李世民目眥欲裂,氣憤道:“也就是說朕即便到了幽州也無法攻打高句麗?”
李績無奈歎道:“陛下,應是如此。”
李世民胸口劇烈起伏,心中怒火不可壓製。
長孫無忌歎道:“陛下,無需著急。張亮大軍趕到也至一月,不若先讓將士們乘坐船隻前往海上適應一番,否則若是全部暈船,到時短時間也無法投入戰場。”
李世民一時間想起了一路上狂吐不止軍卒,頓覺得有那麼幾分道理。
至少自己這一批一同乘船前來的兵卒很多無法承受,運河那輕微晃動都承受不住,更遑論下海?
“那就就地修整兩個月,三月初發兵高句麗。”李世民看向李績,“李愛卿,不知那長城會不會被高句麗修補?”
“回陛下,微臣破壞的長城乃是東西兩側,並未完全破壞,屆時隻需撞牆木一撞,那一處城牆便會倒塌。”
五日後,張亮率軍抵達,得到需要三月進攻高句麗的消息後也是一陣發愣,同樣對李績所說表示懷疑態度。
直到鬆漠都督府降下鵝毛大雪,那刺骨寒意撲麵而來發之時,張亮終是接受了需要休整兩個月的事實。
李世民裹著棉被,嘴裡哈著涼氣埋怨道:“駙馬,這幽州這般冷,怎的沒見你提及?”
楊晨也是委屈,“陛下,微臣九月便已回京,這番場景下官確實不知。”
所有人皆是唉聲歎氣,這三個月的糧草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還未打仗,便平白無故消耗也是難熬。
“陛下,也不能這麼想,咱們有海船,可以讓將士出海捕魚,順便趁機選拔不暈船的將士。”
尉遲敬德沒好氣道:“捕魚?這麼高的海船,這漁網如何撒?”
這話讓所有人一陣沉默,是啊,那麼高的海船,什麼漁網能撒開?就是補上了魚,又如何拉起?
長孫無忌打圓場道:“算了算了,反正此次北征糧草充足,再不濟待入了高句麗將這兩個月的消耗搶回來便是。”
一時間一批批的將士、兵卒紛紛出海體驗,最後武將中也就張亮可以在大海瘋狂的晃動下可以如履平地。
十萬大軍,兩批出海卻僅剩三萬將士勉強可以忍受顛簸之苦。
李世民不忿:“不就是暈船嗎?這一次吾親往,朕倒要看看這大海有何恐怖之處。”
李世民也從未去過大海,此次也是來了興趣,拉上長孫無忌便登上了海船。
“陛下,這大海不同於運河,常人怕是受之不住,您還是……”
麵對尉遲敬德的好心勸阻,李世民大手一揮,喝道:“朕不暈船,即便入了海,頂多是船隻晃動厲害一些,有什麼受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