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李績、李道宗率領的軍隊在遼東城外遭遇泉蓋蘇文派往遼東支援的四萬騎兵相遇。
從幽州至遼東城,他們連續交戰已經行軍三千裡,人馬俱疲。
每攻下一城,需留五千兵卒駐守,此刻看著對麵四萬高句麗兵馬,僅有一萬兵馬的李績鬱悶至極。
李績氣惱的甩了一下馬鞭,氣道:“若是我們兩萬兵全在,我定然直接來一個衝鋒,讓他們知道我唐軍的厲害。”
張君義出列勸道:“將軍,我等已經連攻兩城,無需再過冒進,隻需駐守此處,等待陛下率援軍到達,便可全殲他們。”
李績將目光看向了李道宗:“王爺,你覺得呢?”
李道宗嘴角微微翹起道:“我軍如今士氣大盛,且我等急行他們不也同樣如此?即便敵眾我寡,也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大唐將士還怕了四萬高句麗士兵不成?
作為先鋒部隊,我等更應該讓高句麗人看看我大唐將士的勇猛!”
已經連下兩城的將士隨即開始附和,大有一股願意追隨李道宗與那四萬高句麗將士碰一碰的心思。
張君義眉頭微蹙,可他就一小小行軍總管,此刻已是沒有說話的資格。
李績思索一番後道:“不若你率四千騎兵去阻擊高句麗士兵,我在後方為你壓陣?”
李道宗哈哈一笑道:“好,那我去也。”
李道宗點兵,張君義作為行軍總管之一,好死不死的就被選中了。
一萬對四萬本就與送死沒有什麼區彆,更何況如今的情況是四千對四萬,他看不到一絲生的希望。
戰場之上,官大一級壓死人,極不情願的張君義被迫一同前去迎擊高句麗四萬兵卒。
距離高句麗四萬兵卒十裡之地,李道宗麾下果毅都尉馬文舉道:“將軍,你在此捎帶片刻,我率帳下兒郎去殺他個昏天暗地。”
李道宗知道,身為一軍統帥,是不能隨意踏足戰場的,主帥若是犧牲,對士氣的打擊極大,馬文舉與其說是請戰,不如說是告訴李道宗,將軍,你不能再靠前了。
李道宗爽朗一笑,“好,那我就等諸君凱旋!”
馬文舉大笑道:“不遇敵,何以顯壯士?兒郎們,跟我衝!”
看到馬文舉如此勇猛,將士們一個個士氣大振,直接朝著四萬敵軍開始衝鋒。
高句麗看著這區區千人隊伍就敢向他們打來,一時間也是上了火氣,兩軍直接開始拚殺。
十倍差距,不是奮勇便可以磨平的,馬文舉手中陌刀揮砍不斷,依舊被四萬高句麗士兵逼的節節敗退。
一時間,戰局好似已經宣布了結局,可兩軍拚殺,一旦退便是死無葬身之地,馬文舉隻能咬著牙一邊後退一邊殲敵。
唐軍武器畢竟精良,一時間雖然看著比較狼狽,其實隱隱還是占有上風,隻要再拚殺一個時辰,怕是就能扭轉戰局,轉退為進。
李道宗剛剛分析完局勢,便看到一身披紅綢的將士直接調轉馬頭撤出了戰場,一時間與高句麗正在拚殺的唐軍也開始亂做一團,徹底被四萬大軍死死壓製。
一時間,唐軍將士開始四散而逃,馬文舉等人麵臨的壓力也是空前巨大,可他們頂在最前側,已經失去了撤退的機會。
李道宗直接攔下數十後撤的將士嗬道:“你們為何撤退?沒看到馬都尉還在拚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