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秦鹽閣”前廣場臨時搭建的拍賣場)
權貴拍賣會次日,清晨。
與前日的“天香閣”形成天壤之彆。
少了奢華與儀式感,多了市井的喧囂與赤裸裸的利益爭奪。
空氣中彌漫著汗味、塵土味以及商賈們壓抑的興奮與焦慮。廣場四周,護城兵披甲執銳,形成一道冰冷的隔離帶,彰顯著官府的威嚴與此次交易的“恩賜”性質。
商賈的入場與等級的重構
“入場券”的代價:
昨日被拒之門外的巨商們,此刻成了主角。但他們入場的代價,是每人繳納了一百金的“保證金”公子欣巧立名目,實為前期運作資金回籠)。
核驗身份依舊嚴格,但標準變成了資產憑證地契、礦契、商隊規模證明)與地方官府的保薦文書公子欣借此悄然編織地方關係網)。
人群魚貫而入,雖無包廂雅座,但按地域如齊、楚、巴蜀、三晉)和財力被分區安排,無形中形成了商賈內部的“新秩序”。
廣場上人頭攢動,粗獷的絲綢與精細的麻布混雜。商人們交頭接耳,眼神銳利如鷹隼,不斷掃視著中央高台和彼此。昨日天香閣內傳出的天價數字,如同烙鐵燙在他們心上,既感不公,又嗅到了巨大的商機——隻要能拿到貨,!
牡丹的務實宣言:
褪去了昨日的華服盛裝,牡丹換上了一身更顯精明乾練的深色勁裝,發髻高挽,英氣逼人。
她登上高台,無需擴音,清冷的聲音便壓下嘈雜:
“肅靜!
奉公子諭令,今日釋出‘秦鹽閣’上等精鹽四萬石!
此鹽雖非‘玉髓’,然其純淨、質優,遠超官鹽市售之品!”
直接點明商品定位——優質大宗貨,非奢侈品。
規則與利刃:
“四萬石,分作四百份,每份一百石!”
“起拍價——每份八百金!”
參照昨日優化建議,定為官鹽市價數倍,但遠低於玉髓鹽天價,預留合理利潤空間)
核心枷鎖鹽引契):
“拍得者,需簽‘秦鹽閣’鹽引契!契載三條:
其一,限售指定郡縣,越界者斬!
其二,禁用‘玉髓’之名及包裝,違者抄沒!
其三,憑‘秦鹽閣’簽發之木傳運輸憑證)通行關隘,傳貨分離者,貨沒入官!”
此三條一出,台下嘩然!這哪裡是拍賣鹽,分明是拍賣枷鎖下的特許經營權!但巨大的利益誘惑麵前,無人離場。
激烈競價如同金戈鐵馬的務實廝殺。
理性與貪婪的角力:
競價不如權貴場豪橫,但更加務實、激烈,每一次加價都伴隨著精密的利潤計算。
齊地海鹽巨商代表:田氏):“八百五十金!”試圖壓價)
楚地巨賈代表:景氏):“九百金!荊楚之地,我景氏通衢!”
巴蜀丹砂銅礦主代表:卓氏旁支):“一千金!蜀道雖難,吾有千牛之力!”
當競價膠著,或有小商人試圖串聯壓價時,項離按劍立於高台一側,目光如電掃過人群,腰間的始皇令牌在陽光下反射著刺眼寒光。
無聲的威壓讓任何小心思瞬間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