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欣“禁足”府邸·內書房
書房門窗緊閉,厚重的簾幕隔絕了外界的窺探。室內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新墨、竹簡的氣息,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來自工坊的金屬和木料味道。
公子欣身著常服,精神奕奕,毫無病態,正專注地聽著麵前一位位管事興奮的彙報。蒙嫣在一旁快速記錄要點,項離則抱臂立於門側陰影中,警惕著任何異常動靜。
彙報一:農家——倉廩實,根基穩管事:田疇,原齊國稷下農家子弟)
“公子!大喜!”
田疇黝黑的臉上滿是激動,
“代田法、區田法在欣家莊及長安城郊屯田全麵鋪開,配合新選育的粟種,夏收在望,估產比往年至少增產三成!尤其新開墾的坡地,區田法保水保肥,效果驚人!”
“土壤改良初見成效,用石灰中和酸土,堆肥增肥地力,鹽堿地試驗田也長出苗了!
水利方麵,墨家兄弟幫忙設計的引渭水支渠已通,澆灌千畝良田無憂。”
“長安‘曲轅犁租賃點’火爆!趙伯他們忙不過來,已培訓了二十個‘犁把式’。百姓眼見為實,租用後省力又增產,口碑極佳,訂單排到秋後了!已有周邊郡縣的大戶派人來打聽購買。”
公子欣點評道,
“好!根基打牢,心就不慌。增產是硬道理。田疇,繼續深挖代田、區田潛力,選育要持續,良種就是命根子。長安租賃點模式可以複製到其他安置點。鹽堿地改良是長久功,不可懈怠。”
彙報二:墨家工造——巧奪天工,利器初成管事:公輸衍,墨家機關術傳人)
公輸衍沉穩許多,但眼中精光閃爍:“公子,工坊區已成規模!
火爐部件標準化生產,效率提升五倍,孫大娘在長安的旗艦店供不應求,訂單排至寒冬。陳鐵頭統領的鐵匠鋪,不僅能供應火爐鐵件,新式農具如輕便鋤、鐮)也已量產。”
“守城弩改良取得突破!”他壓低聲音,難掩興奮,“借鑒秦弩結構,結合墨家省力機關,新弩上弦省力一半,射程增兩成!已秘密試製十具,藏於莊內武庫。‘爆燃粉’火藥)…進展微妙。配比仍在摸索,爆響常有,威力可控者少,但方向已明!已按您吩咐,轉入更深地穴研究。”
“水利器械、改良織機圖紙已出樣品,待測試。營造組正按您給的‘磚窯’草圖試驗,若成,長安城牆加固、民居升級皆可用!”
公子欣點評道:“公輸先生辛苦!火爐、農具是明路,要保質保量。弩機改進是暗刃,保密為要,繼續優化,目標是單人可快速操作。‘爆燃粉’是重中之重,不急一時,安全第一,方向對頭就好。磚窯若成,功在千秋!長安擴建就靠它了。”
彙報三:醫家惠民——懸壺濟世,收攏人心管事:老吳)
老吳捋著胡須,笑容滿麵:
“公子,長安惠民醫館開張月餘,門庭若市!外傷處理、風寒痢疾診治最多。招攬的幾位醫家好手,尤其擅長金創和疫病防治的扁鵲門人,起了大作用。
免費施藥針對極貧者)和低價診金,百姓感恩戴德,稱您為‘萬家生佛’!”
“莊內也建了醫廬,儲備了大量止血、消炎、防治時疫的草藥。按您吩咐,還秘密收集了一些毒物和解藥的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公子欣點評道:“老吳,做得好!醫者仁心,更是民心。醫館是咱們的招牌,務必維持下去,藥材儲備要足。收集毒物資料之事,慎之又慎,僅限你與核心醫者知曉。”
彙報四:商貿市井——貨殖流通,財富彙聚管事:王五,兼管情報)
王五精明乾練道:“公子,長安市已成關中西南貨物集散地!官市管理嚴明,商稅合理,吸引了大批行商。火爐是招牌,連帶其他貨品也走俏。咱們自產的鹽混在官鹽中)、鐵器農具形式)通過‘可靠’渠道,利潤豐厚。”
“胡亥那三成巴蜀鹽利,已‘轉嫁’給卓氏,他們果然抬高了賣給滇、夜郎的鹽價,怨聲載道,但錢是湊夠了。
黑冰台的探子在市集出沒頻繁,但咱們的‘街坊聯防’老兵網絡)和收買的眼線盯得很緊,目前還沒發現能摸到欣家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