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向雄心:無戰思功,兵向西域
境內安穩了,沒了流民,沒了叛亂,士兵們卻坐不住了。
鹹陽的菜鳥營裡,趙括正給新卒講“西域軍功”:“去年第三軍團在蔥嶺斬匈奴遊騎三百,每人賞錢五千,還分了田!一個夥夫跟著運糧,殺了兩個逃兵,都賞了百錢!”
新卒們眼睛發亮,一個楚地少年攥著木槍問:“真……真有這麼多?”
項莊拍著他的肩笑:“老子在後備隊押俘虜,就因為勸回三十個逃兵,賞了粟米五十石、錢兩百!去西域打仗,一刀一槍掙來的,比啥都實在!”
老兵們更急。英布的軍營裡,士兵們天天纏著校尉:“將軍,啥時候去西域?北境的匈奴躲著不敢來,咱手都癢了!”
一個叫王二的老卒,手裡攥著軍功賬冊,上麵記著“斬敵五,賞錢兩千,田三畝”,他拍著賬冊喊:“去西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說那邊的部落有金子,搶來的戰利品,三成歸自己!我要再掙五畝地,給兒子娶媳婦!”
連胡亥巡視時都發現,各郡的征兵點,報名去西域的少年擠破了頭。
一個臨淄少年,父親是商人,家裡不缺錢,卻非要去:“俺爹說,掙錢不如掙軍功!立了功,陛下賜爵,那才是光宗耀祖!”
贏欣在定遠收到消息時,正看著新一批菜鳥入營。這些少年裡,有老秦人的兒子,有楚地的農家子,還有西域混血兒,個個眼神裡燃著光。
“想打仗?”贏欣站在高台上喊。
“想!”聲浪掀翻了練兵場的塵土。
“好。”贏欣指著西邊的蔥嶺,“西域的部落還沒臣服,匈奴的遊騎還在窺伺,那裡有你們的軍功,有你們的田,有你們的榮耀。
但記住——”他加重語氣,“大秦的刀,是為護著百姓過日子,不是為了搶殺。斬敵是功,勸降是功,幫新戶開荒、教異族種地,同樣是功!”
菜鳥們齊聲應:“諾!”
遠處的天駟城,贏侈正挑選戰馬,準備給西域軍團送新駒;潤疆城,牡丹在糧倉上刻“新糧百萬石,夠支三年兵”;巧成城,曹參督造的連弩堆成了山,每具都刻著“西向”二字。
祖龍在上,大秦向新
鹹陽的宮牆上,新詔的墨跡被百姓的目光焐得發燙。嬴政站在觀星台上,聽著四麵八方傳來的“祖龍萬歲”,忽然對李斯道:“你看,民心若此,何愁天下不定?”
李斯躬身:“陛下廢秦為奴,是讓老秦人有尊嚴;留異族為隸,是讓勞力有來源;護混血兒,是讓血脈相融——三策合一,民心聚,國力盛,西域可定,四海可平。”
此時的大秦,像一架上滿弦的弩,民生是弓,軍功是箭,民心是弦。老秦人帶著尊嚴乾活,異族奴隸在監管下勞作,混血兒學著秦話長大,士兵們渴望著西域的軍功,商人們的駝隊走向更遠的地方。
渭水的流波裡,映著彩布飄揚的市集,映著磚窯冒出的濃煙,映著菜鳥營少年們的笑臉,映著玄鳥旗在西域的風中獵獵作響。
嬴政知道,這道奴令,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大秦要的,不隻是疆域的遼闊,更是人心的歸向——讓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不管是老秦、異族,還是混血,都覺得“我是大秦人”,都願意為這片土地流汗、拚命、生兒育女。
而那西向的雄心,終究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像鹹陽的百姓一樣,有田種,有衣穿,有尊嚴地活著。
風從西域吹來,帶著麥香和鐵味,像在說:大秦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