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姓同襄,繪大秦五年生機卷
鹹陽的冬陽剛漫過阿房宮的玄鳥殿頂,巧成城的工匠已踩著木製火車運來最後一批“擴音木筒”;
潤疆城的農夫代表背著新麥種,在互助社農婦的護送下往鹹陽趕;
就連西域四城的混血孩童,都攥著簡體字課本,跟著部落代表踏上馳道——整個大秦,
都在為這場“第一個五年計劃總結大會”奔忙,
阿房宮的每一片琉璃瓦,都映著“務實、創新、民心歸”的大秦氣象。
一、阿房宮:改造成“大秦議事中樞”,處處藏著“變化”
贏欣帶著扶蘇、胡亥親自督工,用一月時間將阿房宮從“帝王宮闕”變成“全民議事場”,每個殿宇的布置都透著“五年之變”:
主殿玄鳥殿:280個席位鋪著天駟城的細毛氈五年前隻有皇室能用),
殿中懸掛“大秦五年拓疆全圖”——紅筆標注的“西至安息、北抵呼倫貝爾”,比五年前的版圖擴了近三倍;
台前設“發言台”,配著巧成城新造的“銅製擴音筒”聲音能傳至殿尾),
台側擺著“成果展示架”,已提前放上潤疆的耐寒麥、天駟的雜交馬鬃、巧成的連弩零件。
分殿各司其職,滿是“民生溫度”:
農殿:牆上掛著“全國畝產增長曲線”五年前關中畝產2石,如今潤疆達5石),
地麵搭著“井渠灌溉模型”潤疆老農親手拚的),角落堆著呼倫貝爾的牧草樣本、關中的新粟種,
甚至有南陽郡農婦送來的“堆肥手冊”用簡體字寫著“麥糠+牛羊糞=肥田寶”)。
工殿:最顯眼的是“火爐與暖炕展區”——巧成城工匠擺著五年前的土灶燒柴多、煙大)和如今的“改良火爐”煤柴混用、省3成燃料),
旁邊是“預製暖炕模塊”拚好就能用,比現場砌快2倍),工匠代表正給幫忙布置的菜鳥營士兵演示:
“這炕冬天燒一次,能暖一夜,比北境軍屯的營房還舒服!”
商殿:呂雉商隊的人正掛“絲路全圖”,用金線標著“定遠—安息—羅馬”的商路五年前隻有關中到西疆的短途商道),
展櫃裡放著“大秦商票”可在30國兌換)、羅馬的亞麻布、安息的香料,
賬冊上用阿拉伯數字記著“五年貿易額2億錢”,比五年前翻了200倍。
百家殿:諸子百家的代表們提前來布置,儒家的案上擺著《民生課本》不再講“禮”,而是教“如何識糧、算田租”),
墨家的展架放著“蒸汽水車圖紙”,農家的桌上堆著“新作物圖譜”,連道家都帶了“養生圖譜”結合贏欣的五禽戲改編),
再不見往日“空談爭鳴”的模樣。
民間殿:專門留給養殖業、小發明、商業散戶代表,
已擺上牧民送來的“雜交羊模型”、民間工匠造的“簡易織布機”、小商販用的“公平秤”,
甚至有老婦人帶來的“彩布樣本”用王大娘的染法染的,比五年前的素麻布豔十倍)。
二、各路人馬備“實料”:帶的不是彙報,是大秦的“五年變”
從三十六郡到西域四城,從諸子百家到民間散戶,每個代表的行囊裡都裝著“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藏著大秦五年的滄桑之變:
1.大秦三十六郡代表:帶“特產+賬本”,說百姓的“好日子”
潤疆郡代表是種了五年耐鹽麥的張老漢,背著半袋新麥畝產5石,顆粒飽滿),
還帶了“遷民賬本”:“五年前俺是流民,現在有磚房3間、牛1頭、田10畝,娃在學堂認全了100個簡體字!”
賬本上貼著兒子畫的“咱家的暖炕”,歪歪扭扭卻滿是歡喜。
南陽郡代表是造了三年磚的趙窯頭,扛著塊“抗壓磚”能承受300斤重量,五年前的土磚一壓就碎),
還帶了“磚房統計表”:“五年建了12萬戶磚房,去年冬雪壓塌的土房,比五年前少了9成!”
遼東郡代表是守長城的老卒,帶了塊“長城新磚”巧成城的鑄鐵磚,比舊磚耐凍),
笑著說:“以前守長城怕冬雪缺糧,現在有雜交馬送糧、暖炕禦寒,匈奴三年沒敢來犯!”
2.西域四城代表:帶“融合之證”,說“我是大秦人”
潤疆城西域四城之首)的代表是混血兒嬴疆的父親阿木前匈奴奴隸),
帶了兒子的“算術作業本”上麵寫著“1+1=2,大秦=家”),
還帶了“秦胡混紡布”妻子阿依莎織的,秦式花紋+西域羊毛):“五年前俺怕秦兵,現在俺是秦籍農官,教部落人種耐鹽麥!”
天駟城西域四城之一)的牧人代表牽著一頭“雜交耐寒羊”天駟城改良的,年產毛30斤,是舊羊的2倍),
用流利的秦話說:“以前冬天羊凍死一半,現在學大秦的‘青貯法’,去年隻死了5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