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傳聲:各代表歸鄉傳盛會,萬民歡騰學精神
潤疆村·麥場:張老漢的“阿房故事”
潤疆村的麥場剛收完新麥,麥秸還帶著金紅的暖意,
張老漢背著半袋新麥種,剛進村子就被鄉親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老婦人王嬸攥著他的粗布衫問:
“老張,阿房宮啥樣?陛下見著你沒?”
張老漢把麥種往石碾上一放,清了清嗓子,聲音比打麥時還亮:
“見著了!
陛下穿常服,沒戴皇冠,還拍俺肩說‘這麥比去年的飽滿’!”
“真的?”
人群裡的後生狗蛋眼睛瞪得溜圓,“陛下沒架子?”
“啥架子!”
張老漢蹲下來,抓出一把麥種,金黃的顆粒滾在掌心,
“陛下在玄鳥殿說,阿房宮是咱百姓蓋的,咱該來!
還說謝謝俺種的麥——你們說,這要是五年前,俺敢想嗎?
那會兒俺還是逃荒的,吃草根都怕被搶!”
王嬸抹了抹眼角:
“可不是嘛!五年前俺家娃連件完整的布衫都沒有,
現在穿的是王大娘染的紅布襖。老張,大會上沒說咋種麥能多收?”
“說了!說了!”
張老漢趕緊摸出懷裡的小本子扶蘇給的簡易農技手冊),
“扶蘇公子教俺們‘高壟種麥’,把田壟墊高,下雨不爛根。
明年開春,俺帶你們試種,保準畝產再漲半石!”
“半石?”
旁邊的李二叔湊過來,
“那俺家十畝地,能多收五石麥?”
“可不!”
張老漢拍著大腿,“還有啊,朝廷要在各郡設農科站,派學生來教堆肥、選種,不要錢!
俺還跟牡丹大人說了,咱村也建個技校,教娃們認糧種、算收成,將來都能當農官!”
狗蛋跳起來:
“俺要去!
俺要學咋種耐鹽麥,讓俺家的地也能收五石!”
人群裡爆發出笑聲,王嬸把剛烙的麥餅塞給張老漢:
“快吃塊餅,再給俺們說說,陛下還說了啥?”
張老漢咬了口餅,香得眯起眼:
“陛下說,十年後要讓咱的娃說‘俺爹種的麥,畝產十石’!
俺信!
咱大秦現在這光景,啥做不到?”
麥場的風卷著麥香,鄉親們圍著張老漢,你一言我一語地問,
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老長,滿是盼頭。
巧成工坊·鐵爐旁:李老鐵的“蒸汽夢”
巧成工坊的鐵爐還沒熄,火星濺在李老鐵剛帶回的蒸汽錘圖紙上。
工匠們圍著他,手裡的鐵鉗還沾著鐵屑,二柱子急著問:
“李師傅,阿房宮的工殿,真有比咱這還厲害的家夥?”
李老鐵把圖紙往鐵砧上一鋪,指著上麵的齒輪:“咋沒有!
蒸汽鍛錘,一天能鍛鐵一千斤,比五十個壯漢還快!
曹參大人說,兩個月內給咱送零件,咱也能造!”
“真的?”
瘦猴工匠裡最年輕的)湊過來,手指戳了戳圖紙上的“鍋爐”,
“這玩意兒燒煤就行?
不用人拉?”
“燒煤!”
李老鐵拍了拍瘦猴的頭,“咱巧成城的煤有的是!
以後咱打連弩、造鐵鍋,再也不用累死累活掄大錘了!”
旁邊的老周以前是奴隸)揉了揉手上的繭:
“李師傅,大會上沒說咱工匠的工錢?俺現在一月三百錢,夠養活全家了,還能給娃買算術本。”
“還能漲!”
李老鐵笑得豪爽,“贏欣公子說了,以後造新器有獎勵,誰造出好東西,給錢給爵!
俺跟曹參大人說了,咱工坊先試造暖炕模塊,
拚起來就能用,各郡都等著要,到時候咱的工錢再漲五十!”
“漲五十?”
二柱子手裡的鐵鉗“當啷”掉在地上,
“那俺就能給俺媳婦買塊彩布了!去年她見王大娘的紅布襖,眼饞了好幾天!”
“不光這!”
李老鐵壓低聲音,“俺還見著胡亥公子了,他說以後誰敢克扣咱工錢,直接斬!
上次阿房宮工地那倆小吏,就是因為私藏糧食,當場就斬了——咱現在是‘師傅’,不是以前的奴隸,誰也不能欺負咱!”
工匠們都激動起來,瘦猴舉著鐵鉗喊:“那咱趕緊學造蒸汽錘!
將來咱巧成的器,要賣到羅馬去!”
鐵爐的火更旺了,映著工匠們的笑臉,打鐵聲很快又響起來,
比以前更有勁——他們知道,以後的日子,會像這鐵爐裡的火,越來越旺。
關中村·醫館前:老吳的“藥箱承諾”
關中村的醫館前,老吳剛把藥箱擺開,村民們就圍了過來。
張大娘抱著發燒的小孫孫,急著問:“吳大夫,你從阿房宮回來,有啥好藥沒?
這娃燒了兩天了。”
老吳趕緊從藥箱裡拿出退燒藥,遞給張大娘:“給娃喝這個,一天兩次,明天就好。
大會上李老三大人說,以後每個村都有醫療點,再也不用怕娃生病找不到大夫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