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的雨季剛過,鬱江兩岸的蘆葦蕩還沾著水珠。
梅鋗勒住胯下的雜交馬,望著遠處竹林裡隱約的百越部落帳篷,
眉頭微蹙——他奉命南來勸降百越甌駱部,可前三次派去的信使,
都被部落首領甌駱擋在了寨外,連話都沒說上一句。
“將軍,甌駱那老狐狸油鹽不進,上次還放話說‘秦人拿刀來,
俺們就拿竹矛擋’,要不咱直接帶兵衝進去?”
副將陳武攥著腰間的環首刀,語氣裡滿是不耐煩。
梅鋗擺了擺手,目光落在馬背上的鐵鍋上——那是巧成城新造的鑄鐵鍋,鍋底厚實,邊緣還帶著防滑紋。
“不行,贏欣公子說了,南境要‘融’不要‘打’。
你忘了項莊在瀾滄江架橋,靠的不是刀槍,是鐵鍋和種子?
甌駱部缺的就是這東西,咱們得用他們需要的換真心。”
正說著,竹林裡傳來一陣窸窣聲,一個梳著雙丫髻、
穿著粗布短打的少女探出頭來,手裡攥著一把竹弓,箭尖卻沒裝箭頭。
她是甌駱的女兒阿月,前幾天偷偷摸去秦軍營地,
見過商隊裡的鐵鍋,眼睛一直盯著梅鋗馬背上的鍋。
“你們又來乾什麼?
我爹說了,再不走,就放箭了!”
阿月的秦話說得磕磕絆絆,卻透著股不服輸的勁兒。
梅鋗笑了,從馬背上解下一口鐵鍋,輕輕放在地上:
“阿月姑娘,俺們不是來打仗的。這口鍋,送給你們,不用你們拿東西換。
你看,這鍋比你們的土鍋結實,煮十次飯都不會裂,還能煮肉湯。”
阿月眼睛一亮,卻還是往後退了退:
“真……真的送?
你們秦人不會這麼好心吧?
上次有個商隊,用一口破鍋換了俺們三張狐狸皮!”
“那是以前的商隊,不懂規矩。”
梅鋗從懷裡掏出一塊臘肉,放在鐵鍋裡,
“你看,這鍋能裝這麼多肉,你們部落幾十個人,煮一鍋就能吃飽。
要是你們喜歡,俺們還有很多,能給你們部落每家送一口。”
阿月咽了咽口水,偷偷回頭看了看竹林深處,終於咬了咬牙:
“俺……俺去告訴爹!
要是你們騙俺,俺就放箭!”
一、鐵鍋顯誠意:土鍋換鑄鐵,肉湯暖人心
半個時辰後,甌駱帶著十幾個部落長老,從竹林裡走了出來。
他身材魁梧,臉上畫著百越特有的圖騰,手裡握著一根刻滿紋路的木杖,
目光警惕地掃過秦軍營地,最後落在地上的鐵鍋上。
“梅將軍,你拿一口鍋就想讓俺們歸附?
未免太看不起百越人了!”
甌駱的秦話比阿月流利些,卻帶著濃濃的敵意,
“前幾年,你們秦人搶俺們的皮毛,燒俺們的帳篷,現在拿口鍋就想抹平?”
梅鋗沒急著辯解,反而讓人架起篝火,把鐵鍋裡的臘肉加水煮開。
很快,肉湯的香氣飄了出來,混著嶺南特有的香料味,
引得阿月和幾個長老都忍不住咽口水。
“甌駱首領,俺知道以前有秦人對不住你們,可現在不一樣了。”
梅鋗盛了一碗肉湯,遞到甌駱麵前,
“你看這鍋,是巧成城造的,能用十年;
你們的土鍋,煮三次就裂,還費柴。
俺們送你們鐵鍋,不是要換你們的皮毛,
是想讓你們能好好做飯,不用再吃夾生的米飯。”
甌駱盯著那碗肉湯,又看了看旁邊阿月渴望的眼神,終於接過碗,喝了一口。
溫熱的肉湯滑進喉嚨,帶著臘肉的鹹香,比他平時用土鍋煮的肉湯鮮多了。
“這鍋……確實比俺們的好。”
甌駱放下碗,語氣軟了些,“可俺們歸附大秦,能得到什麼?
不會是讓俺們當奴隸,給你們種地吧?”
“當然不是!”
梅鋗立刻道,“你們認秦籍,每戶分兩畝梯田、一口鐵鍋,還能免三年賦稅;
阿月他們這些孩子,能去學堂學秦字、學算術,以後跟商隊做生意,再也不會被人騙;
老吳的醫官隊會來部落,給你們治病,教你們預防瘴氣——這些,
都是大秦給你們的好處,不用你們拿奴隸換。”
一個白胡子長老忍不住問:
“真……真能上學堂?
俺們百越的娃,也能像秦人娃一樣認字?”
“當然能!”
梅鋗讓人拿出一本簡體字課本,遞給阿月,
“你看,這上麵的‘稻’‘鍋’‘家’,學會了,你就能教部落裡的娃寫自己的名字,
還能算清楚賣皮毛能換多少糧食。”
阿月捧著課本,手指摸著上麵的字,眼睛亮得像星星:
“爹,俺想上學堂!
俺想認字!”
二、皮毛換物資:互利共贏,疑慮漸消
接下來的幾天,梅鋗讓商隊運來五十口鐵鍋、一百斤占城稻種子,
還有一些治療瘴氣的草藥,堆在鬱江岸邊。
甌駱帶著部落人來看,看著那些嶄新的鐵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