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河商路的晨光剛漫過阿姆河,一支由十輛馬車組成的隊伍就踏著晨露前行——
車身上沒掛玄甲軍團的旗幟,反而印著“大秦農科”的麥穗紋,
車廂裡裝著巧成城的鑄鐵鍋、天駟城的彩布,還有老吳醫官隊特製的青蒿藥膏。
陳農官坐在最前麵的馬車上,手裡攥著一張泛黃的圖紙,
上麵畫著一種顆粒飽滿的麥子,是英布從安息俘虜口中聽說的“波斯麥”,
據說能在石縫裡生長,耐寒耐旱,產量比大秦的粟米高兩倍。
“陳大人,前麵就是安息的‘赫拉特城’,巴倫先生說在城門口等咱們。”
車夫老李勒住馬,指著遠處土黃色的城牆,
“鐘離昧將軍的護航隊就在後麵,您放心,黑沙盜早被清乾淨了。”
陳農官點點頭,掀開馬車簾——他今年五十多歲,
頭發已有些花白,卻總愛背著個裝滿農書的布包,走哪都帶著小鏟子,
連去年在潤疆試種耐寒麥時,都親自蹲在田裡拔草。
這次赴安息尋種,是贏欣公子親自托付的:
“北境凍土、潤疆沙地,都缺耐造的糧種,
波斯麥要是真能種成,二五計的‘糧安’就穩了一半。”
剛到城門口,一個裹著波斯錦袍的身影就跑了過來,
正是安息商人巴倫,手裡還提著個裝滿香料的布包:
“陳大人!
可算等著您了!
俺跟赫拉特的農夫說好了,他們的波斯麥剛收完,還留著最好的種子!”
陳農官趕緊下車,握住巴倫的手:
“巴倫先生,麻煩你了!
這波斯麥要是能帶回大秦,潤疆的農夫就不用再怕旱災,
北境的丁零人也能多收些糧。”
巴倫笑著擺手:
“您客氣!
去年大秦軍團護俺們商隊平安到波斯灣,這點忙算啥?
不過……赫拉特的貴族曼蘇爾,也想要這波斯麥種子,還說要跟您‘公平競爭’呢。”
一、赫拉特田埂:見麥識種,農夫訴特性
跟著巴倫走進赫拉特城郊的麥田,陳農官立刻被田裡的景象吸引——
收割後的麥茬比大秦的粟米秸稈粗一倍,散落的麥粒飽滿得像小石子,
幾個穿著粗布短打的農夫正蹲在田裡,撿拾遺漏的麥穗。
“這就是波斯麥?”
陳農官蹲下身,撿起一粒麥粒,放在嘴裡咬了咬,
口感比粟米更筋道,“麥粒這麼飽滿,一畝能收多少?”
領頭的農夫叫哈桑,皮膚黝黑,手上滿是老繭,聞言笑著說:
“好年景能收五石!
就是天旱、天冷也不怕——去年冬天赫拉特下了三尺雪,這麥子開春照樣發芽;
夏天三個月沒下雨,也沒旱死,比咱們種的大麥強十倍!”
陳農官眼睛一亮,從布包裡掏出小鏟子,挖了一塊田裡的土:
“這土是沙質的?跟潤疆的土差不多啊!”
“可不是嘛!”
哈桑指著遠處的沙丘,“那邊的石縫裡都能種,就是產量少點,也能收兩石。
俺們安息人,全靠這麥子過活,貴族都搶著要好種子呢。”
正說著,一陣馬蹄聲傳來,十幾個穿著絲綢長袍的人簇擁著一個留著卷發的貴族過來,
正是曼蘇爾,手裡拿著一把鑲嵌寶石的彎刀,語氣傲慢:
“哈桑,這秦人來搶你的種子?
你忘了去年是誰給你送的農具?”
哈桑趕緊站起來,有些局促:
“曼蘇爾大人,陳大人是來買種子的,不是搶……”
“買?”
曼蘇爾冷笑一聲,看向陳農官,“你們秦人有什麼資格買?
去年你們的軍團打了黑石城,搶了安息的香料,現在還想來搶麥子?”
二、以物易種:鐵鍋換麥種,誠意破隔閡
陳農官沒動氣,反而從馬車上搬下一口鑄鐵鍋,放在曼蘇爾麵前:
“曼蘇爾大人,俺們不是來搶的,是來換的。
這是巧成城造的鐵鍋,能用十年,煮波斯麥粥比你們的銅鍋快三倍,還不糊底。
您要是願意給種子,俺們還能送您十匹天駟城的彩布,比您身上的絲綢還鮮亮。”
曼蘇爾瞥了一眼鐵鍋,卻沒接:
“鐵鍋有什麼稀罕?
俺們安息也有銅鍋!”
“可銅鍋貴啊!”
巴倫在旁邊插話說,“曼蘇爾大人,您部落裡的農夫,大多用的是土鍋,煮三次就裂。
要是有了大秦的鐵鍋,農夫們種麥更有勁,您收的稅也能多些。
再說,大秦的商隊以後常來,您還能換更多好東西,
比如連弩箭、暖爐車,比您的彎刀管用多了!”
曼蘇爾愣了愣,看向哈桑——哈桑正眼巴巴地盯著鐵鍋,顯然很想要。
曼蘇爾心裡盤算著:連弩箭他見過,英布軍團用那玩意兒破了黑石城,
要是能換幾支,以後部落衝突也有底氣;
暖爐車他也聽說過,冬天能讓帳篷暖和,比燒牛糞省事。
“俺要二十口鐵鍋、二十匹彩布,還要十支連弩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