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疆的春陽剛曬化沙地上的殘雪,陳農官帶回的波斯麥種子就被送到了“流沙農站”。
農站外的空地上,二十畝沙地被翻得鬆軟,新搭的木牌上寫著“波斯麥試種田”,
幾個農科學生正圍著種子袋忙碌,其中最年輕的就是張小三——
他剛從鹹陽農學堂畢業,臉還帶著稚氣,
手裡卻攥著陳農官親授的“播種手冊”,比誰都認真。
“小三,這沙地產量低,去年種粟米才收一石,這波斯麥真能行?”
老農夫王大伯蹲在田埂上,用手撚了撚沙粒,語氣裡滿是懷疑。
他在潤疆種了五年地,最清楚這裡的難處:春天風大,沙子容易埋苗;
夏天缺水,禾苗常乾死,再好的種子到這兒,也得“折半”。
張小三趕緊翻開手冊,指著上麵的字:
“王大伯,陳農官說啦,波斯麥耐沙耐旱,在安息的石縫裡都能長!
您看這種子,顆粒比粟米大兩倍,埋在沙裡能保墒,就是風大也吹不跑。”
他說著,從懷裡掏出個小陶罐,裡麵是拌了草木灰的種子,
“這草木灰能肥土,還能防蟲子,哈桑先生教的法子!”
正說著,農站的管事扛著個木犁過來:
“小三,墨家的工匠送水車來了!
說是專門給試種田做的‘風車水車’,不用人推,
靠風就能抽水,比咱們以前的土井快十倍!”
張小三眼睛一亮,跟著跑到農站旁的水渠邊——兩架半人高的木架子立在渠邊,
上麵裝著扇葉,下麵連著水管,墨家工匠小李正蹲在旁邊調試,
滿手油汙卻笑得爽朗:
“小三,這玩意兒厲害著呢!
風一吹扇葉轉,水管就能把渠水抽進田裡,
一天能灌五畝地,再也不用你們挑水澆苗了!”
一、播種遇難題:風沙埋苗,急壞小農技
播種開始,張小三按手冊教的,把種子撒在兩指深的溝裡,再用細沙輕輕蓋住。
王大伯和幾個西域歸附的農夫去年從安息遷來的)跟著學,
可剛播了半畝,天邊突然卷起黃沙——潤疆的“春旱風”來了,
沙粒被吹得打在臉上疼,剛蓋好的種子溝瞬間被埋平,
幾株剛露芽的麥苗也被沙壓得蔫頭耷腦。
“完了!
這苗怕是活不成了!”
王大伯急得直跺腳,伸手扒開沙子,麥苗的嫩芽已經發黃,“俺就說這沙地種不成,風一刮啥都沒了!”
張小三也慌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卻還是攥著手冊蹲下來:
“不行!
哈桑先生說波斯麥耐埋,俺們得把沙子扒開,再蓋層碎草!”
他說著,從農站抱來一堆曬乾的駱駝刺,撒在田埂上擋風,
又和大家一起用小鏟子小心扒沙,把埋住的種子和麥苗露出來。
西域農夫阿木看著他著急的樣子,遞來一塊烤餅:
“小三兄弟,彆慌!
俺們安息種麥,也常遇風沙,扒開沙子再澆點水,苗還能活。
就是……渠水離這兒遠,挑水太慢了。”
張小三咬了口餅,突然想起水渠邊的風車水車:
“對!
小李師傅的水車!
俺們去開水車,抽水澆苗!”
二、風車水車顯威:風轉水來,苗醒沙活
幾人跑到水渠邊,小李師傅已經把水車調試好了。
他指著扇葉說:
“風夠大,扇葉轉起來,水管就能出水!
你們把田埂挖條小溝,水順著溝流進田裡,省得衝壞苗。”
張小三趕緊讓人挖溝,自己則蹲在水車旁,
看著扇葉被風吹得“呼呼”轉,水管裡很快湧出清水,
順著小溝“嘩啦啦”流進試種田。
王大伯用手捧起水,灑在剛扒出來的麥苗上,
沒過多久,發黃的嫩芽竟慢慢挺了起來,泛出了綠。
“活了!
真活了!”
王大伯激動得喊起來,
“這水車太管用了!
以前挑水澆一畝地要半天,現在風一吹就成,省了多少力氣!”
阿木也笑著說:“在安息,俺們都是靠天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