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的寒風裹著雪粒,像刀子似的刮過北境的麥田。
去年試種的抗寒麥,因為沒熬過零下三十度的低溫,十株裡凍死了八株,
丁零首領律蒙蹲在田埂上,看著凍成枯黃的麥茬,眉頭皺得能夾死蚊子:
“這麥子再好,過不了冬也白搭!
今年要是再凍死,俺們丁零人冬天還得靠打獵過活。”
董翳也犯愁,剛從潤疆調來的老農趙大叔,
正蹲在麥田裡扒開積雪,摸了摸凍土下的麥種——顆粒還飽滿,卻沒一點要發芽的跡象。
“律蒙首領,彆急。”
趙大叔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雪,“俺在潤疆種過耐寒麥,
冬天靠‘保溫棚’就能護住苗,咱們北境也能搭,就是得用點巧勁。”
“保溫棚?”
阿骨丁零少年)湊過來,眼睛瞪得溜圓,
“是像大秦軍營的暖棚嗎?
可暖棚太矮,種不了麥子啊。”
趙大叔笑著點頭:
“差不多,但得改改——用大興安嶺的紅鬆做架子,比暖棚高兩倍,能讓麥苗長;
頂上蓋茅草和你們的獸皮,再抹層泥,防風又保暖;
裡麵壘道火牆,不用燒太多煤,保持十度就行,麥苗準能活。”
正說著,墨家工匠曹平扛著預製木架過來了——他剛從巧成城送曲轅犁過來,
聽說要搭保溫棚,立刻主動幫忙:
“趙大叔,您說咋搭!
俺們帶的預製木架,不用釘釘子,拚起來快得很,還能抗風雪!”
一、搭建保溫棚:紅鬆為架,獸皮為頂
說乾就乾,趙大叔畫了張簡易圖紙:
棚高兩丈,寬三丈,長十丈,中間留條通道,兩邊種麥苗,
火牆砌在通道旁,煙囪伸出棚頂。
曹平帶著工匠拚預製木架,丁零人則忙著割茅草、鞣獸皮,
阿骨還把家裡的舊獸皮抱來,說“給麥苗當‘被子’”。
“木架要埋深三尺,不然開春化雪會塌!”
趙大叔指揮著工匠,把木架的底座夯進凍土,
“茅草要鋪三層,中間夾層獸皮,最後抹泥,這樣風刮不進去。”
律蒙看著大家忙碌,還是有點懷疑:
“這棚子看著暖和,可雪下大了,會不會把頂壓垮?
去年俺們的氈房,就被雪壓塌過。”
曹平拍了拍木架:
“律蒙大叔放心!
這預製木架是巧成城特製的,能扛住三尺厚的雪,
俺們還在棚頂加了‘泄雪板’,雪積多了會自己滑下來,塌不了!”
三天後,第一座保溫棚搭好了。
走進棚裡,一股暖意撲麵而來,火牆裡燒著牛糞,
溫度比外麵高了三十多度,趙大叔讓人把育好的抗寒麥苗移栽進去,
澆了點溫水,麥苗很快就舒展了葉片,泛出嫩綠。
“真活了!”
阿骨趴在通道邊,盯著麥苗看了半天,
“比在外麵精神多了,再也不用怕凍了!”
二、越冬遇考驗:風雪壓棚,火牆保苗
沒過多久,北境來了場暴風雪,雪下了整整一天,
棚頂的積雪厚達兩尺,連通道的門都快被堵住了。
律蒙急得直拍門:
“趙大叔,棚頂會不會壓垮?麥苗沒事吧?”
趙大叔卻不慌,讓曹平去檢查棚頂的泄雪板:
“雪積到一定厚度,泄雪板會自動翹起來,
雪就滑下去了,咱們先把火牆燒旺點,彆讓棚裡降溫。”
曹平爬上棚頂,果然看到泄雪板在雪的壓力下慢慢傾斜,
積雪“嘩啦”一聲滑下來,棚頂頓時輕了不少。
他對著下麵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