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洪亮:
“好!
好一個‘讓每個農夫有田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朕沒看錯你,
這‘農模’不僅種糧厲害,
心更齊。”
他彎腰扶起張小三,
把田契重新塞給他,
又對身邊的內侍說:
“傳朕旨意,
潤疆再劃撥五百畝良田,
分給歸附的西域農戶,
每戶三畝,
免三年租稅。
張小三的10畝,
朕再追加5畝,
不準推!”
張小三眼圈紅了,
再次磕頭:
“謝陛下!
草民一定把田種好,
再教更多人種糧,
不辜負陛下的恩典!”
“起來吧。”
嬴政親手把鎏金獎牌掛在他脖子上,
獎牌上刻著“大秦農模”四個大字,
還嵌著一粒小小的波斯麥圖案。
“朕不要你隻種好自己的田,
要你做‘農模’的樣子——
把潤疆的經驗帶到關中,
帶到北境,
讓更多農夫學會種新種、用新農具,
這比100畝良田更重要。”
陳農官這時上前奏道:
“陛下,
臣已安排小三開春後去北境農站,
教丁零人種波斯麥、搭保溫棚,
再帶墨家的新農具過去,
保準北境的畝產再提一成。”
“好!”
嬴政點頭,
目光掃過全場,
聲音透過銅製擴音筒傳遍館內:
“大秦二五計,
糧安為根本。
張小三一個少年,
能在潤疆乾出一番事,
靠的不是運氣,
是踏實、是肯教、是心裡裝著百姓。
朕今天表彰他,
就是要告訴所有人——
不管你是老秦戶、西域人,
還是歸附的部落民,
隻要肯為大秦種糧、為民生出力,
朕就賞!
大秦的良田,
要給最會種、最願教的人!”
人群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王大伯抹著眼淚笑:
“俺就說小三是好樣的!
明年俺也去北境,
幫著小三教種地!”
阿木舉著農具圖喊:
“俺帶西域的鄉親學堆肥!
讓潤疆的鹽堿地,
全變成高產田!”
曹平也高聲道:
“墨家工坊趕製一百台新播種器,
跟著小三去北境!
農墨同心,
保準北境糧產翻番!”
嬴政看著眼前熱鬨的景象,
對張小三道:
“你看,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
但你這‘農模’的樣子,
能帶動一群人、一片地。
明年秋收盤點,
朕要在鹹陽宮擺宴,
聽你講北境的豐收故事。”
張小三用力點頭,
握著播種器的手更緊了。
陽光透過窗欞,
照在他脖子上的獎牌上,
反射出的光,
落在每個人的笑臉上——
那是豐收的光,
是希望的光,
是大秦糧安根基上,
最溫暖的光。
當天傍晚,
張小三跟著陳農官、曹平走出農科館,
王大伯、阿木早已在門口等著,
手裡捧著剛烤好的麥餅,
是用他在潤疆種的波斯麥做的,
噴香撲鼻。
“小三,快嘗嘗!”
王大伯遞過麥餅,
“這麥餅,
比去年的更筋道,
明年種在渭水的田上,
準更好吃!”
張小三咬了一口,
麥香在嘴裡散開,
甜絲絲的。
他望著遠處的渭水,
仿佛看到了15畝良田上,
波斯麥隨風起伏,
農戶們用著新播種器,
笑著、忙著,
遠處的糧儲庫,
堆得越來越滿。
“陳農官,”
他突然開口,
“開春去北境,
能帶上阿木嗎?
他懂西域人的習慣,
教起來更方便。”
陳農官笑著點頭:
“正有此意。
你帶技術,
他帶人脈,
曹平帶農具,
咱們去北境,
再種出一片好田!”
曹平拍著他的肩:
“放心!
新的曲轅犁、保溫棚零件,
俺都備好了,
到了北境,
讓丁零人見識見識,
大秦的‘農模’和新農具,
有多厲害!”
張小三笑了,
把獎牌小心翼翼地放進懷裡,
又咬了一大口麥餅。
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一直延伸到渭水岸邊,
延伸到那片即將播種的良田上——
那裡,
藏著“農模”的初心,
藏著農墨的默契,
藏著大秦二五計裡,
最堅實、最動人的豐收希望。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