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竹林村的清晨,霧氣彌漫,水汽朦朧,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村醫陳阿婆剛剛將最後一個產婦護理包整齊地擺放在陶櫃中,就聽到院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這腳步聲由遠及近,仿佛帶著一種急迫和慌亂。
陳阿婆心頭一緊,急忙轉身,隻見阿香的男人阿強扛著一把竹椅,一路小跑著衝進院子。
他的額頭掛滿了汗珠,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浸濕了他那件粗布衫。
“陳阿婆!快!阿香要生了!
她疼得直哭,俺們都急得沒了主意!”
阿強的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竹椅在青石板路上發出“咚咚”的響聲,仿佛也在為這緊張的氣氛增添幾分焦急。
陳阿婆見狀,立刻抓起陶櫃上的產婦護理包。
這個護理包是她精心準備的,上麵印著“大秦農科監製”的紅印,顯得格外醒目。
包裡裝著各種必備的物品,有消毒麻布、益母草湯、嬰兒繈褓,還有一張雙語應急指南。
陳阿婆一邊匆匆往外跑,一邊安慰阿強道:“彆慌!這護理包裡啥都有,俺這就去看看阿香。
你先把竹椅放穩當些,讓阿香靠坐著,會舒服些。”
到了阿香家,竹樓裡滿是阿香的痛呼聲。陳阿婆把護理包放在竹桌上,先倒出一碗溫好的益母草湯:
“阿香,先喝口湯,補力氣,這湯是農科配的,能幫你順氣,比老輩人用的紅糖水管用。”
阿香咬著牙喝了湯,緩過一口氣,抓著陳阿婆的手:“陳阿婆,俺怕……以前村裡阿花難產,就是沒來得及送醫院……”
“現在不一樣了!”
陳阿婆打開消毒麻布,用溫水泡軟,“你看這布,都是煮過消毒的,比以前的粗布乾淨,
要是真難產,互助社有貨車送郡醫院,一分路費都不用花,穩當得很。”
阿強在旁邊搓著手,眼裡滿是焦慮:“真能免路費?
郡醫院離這兒有三十裡,以前雇馬車要五十錢,俺們哪掏得起……”
“大秦的政策!
產婦送郡醫院都免路費!”
陳阿婆邊幫阿香檢查邊說,“去年阿林家媳婦難產,就是互助社的李小哥開貨車送的,半個時辰就到了,母子都平安。”
折騰到正午,阿香的宮縮越來越密,可胎兒的位置卻偏了。
陳阿婆摸了摸阿香的肚子,臉色沉下來:“阿強,得送郡醫院!
胎兒胎位不正,俺這兒的工具不夠,再耽誤就危險了!”
阿強一聽就慌了,趕緊往外跑:“俺這就去叫互助社的人!”
沒等阿強跑遠,院外就傳來貨車的“突突”聲——李小哥駕著墨家造的輕便貨車來了,車鬥裡鋪著軟稻草,還放著一床新棉被。
“陳阿婆!俺聽說阿香要生,提前把車開來了!”
李小哥跳下車,手裡拿著一張綠色的通行票,“這是郡醫院的免路費憑證,路上關卡都不攔,半個時辰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