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風沙如同一頭凶猛的巨獸,咆哮著席卷而來,帶著落日的餘暉,如同一層金色的紗幔,掠過了大秦西征軍團的營壘。
那座營壘宛如一座鋼鐵堡壘,堅不可摧,“秦”字戰旗在中軍大帳外高高飄揚,獵獵作響,仿佛在向這風沙巨獸宣戰。
甲胄碰撞聲、戰馬嘶鳴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戰鼓擂動,震耳欲聾。
而在這嘈雜的聲音中,還隱隱傳來遠處的駝鈴聲,那清脆的聲音在這雄渾的戰場上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卻又為這幅西征畫卷增添了一絲異域的風情。
公子欣身著一襲銀白輕甲,腰佩長劍,步履沉穩地走進中軍大帳。
他的步伐堅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似乎踩在這風沙之上,卻又如同踩在實地一般。
他的身後緊跟著參軍和文書,他們的身影在這風沙中顯得有些渺小,但他們的步伐同樣穩健。
中軍大帳內,早已站滿了十個隊伍的代表。
五個主力軍團各有一名校尉,他們的鎧甲上或沾著沙礫,或帶著箭痕,顯然是剛剛經曆過一場激烈的戰鬥。
然而,他們的眼神卻如同寒星一般銳利,透露出一種久經沙場的沉穩和果敢。
與他們相對的,是五個預備隊的隊正。
這些隊正雖然年紀稍輕,但他們的身上同樣散發著一種不屈的鬥誌。
他們的鎧甲整齊而乾淨,顯然是為了這次會議特意整理過的,但那鎧甲下的肌肉線條卻顯示出他們日常的刻苦訓練。
“諸位將士,辛苦!”
公子欣抬手示意眾人落座,聲音清朗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本公子奉父皇之命,巡視西征軍團,今日不談戰功,隻聽實情——你們在西域吃什麼、住什麼、打的什麼仗、幫著百姓做了什麼,都一一說來!”
話音剛落,第一軍團校尉鐘離銳上前一步,鎧甲上的霜痕未消,他抱拳朗聲道:“公子!
第一軍團駐守絲路西段,護商是首要職責!
自英布將軍拓西以來,俺們軍團護送商隊120支,安全率100,沒丟過一件貨物、沒傷過一個夥計!”
“100安全率?”公子欣挑眉,示意他細說。
“去年深秋,趙隊長的商隊遇沙暴被困於康居邊境,”鐘離銳指著帳內的地圖,指尖落在絲路西段的紅點上,“俺率三百輕騎連夜馳援,頂著風沙挖通道、送糧草,不僅救回商隊,還幫著修複了駱駝鞍具,三天後商隊順利抵達安息,趙隊長特意送了一麵‘護商先鋒’的錦旗!”
公子欣點頭:“護商就是護大秦的商脈,你們做得好!
呂雉左相推行的商票,在你們轄區流通得如何?”
“回公子,暢通無阻!”
鐘離銳從懷中掏出一張商票,“安息商人用商票買大秦的速生豬臘肉,俺們軍團的驛站就是兌換點,上個月光兌換商票就達8萬錢,商隊都說‘有第一軍團在,商票比銅錢還放心’!”
第二軍團校尉蒙武上前,他臉上帶著一道淺淺的疤痕,是平定大月氏叛亂時留下的:“公子,第二軍團主打拓土安部!
三個月前收服奄蔡部落,他們原本靠劫掠為生,俺們沒屠營,反而送了500斤雜交麥種和20套農具!”
“哦?他們肯接受?”
公子欣饒有興致。
“起初不肯!”
蒙武笑了笑,語氣裡帶著自豪,“俺讓潤疆來的阿木帶著農夫,在奄蔡的草原上試種雜交麥,一個月後麥苗長到半尺高,部落首領看了眼熱,主動來求種,俺們趁機教他們種地,現在奄蔡部落不僅不劫掠,還幫著護路!”
他從案上拿起一把麥穗:“公子您看,這就是奄蔡種的雜交麥,顆粒飽滿,他們說今年收了糧,要送三成給軍團當軍糧,還派了200名青壯加入預備隊,跟著俺們學打仗、學種地!”
公子欣接過麥穗,指尖撚著麥粒:“以農安部,以兵護農,這才是英布將軍‘兵威+懷柔’的真諦,第二軍團悟透了!”
第三軍團校尉李敢挎著一把長弓,上前道:“公子,第三軍團駐守北境與西域交界,主打軍農協同!
俺們在營區周圍開墾了1000畝荒地,種農科改良的粟米和苜蓿,今年收了5000石粟米、3000捆苜蓿!”
“自己種糧?夠不夠用?”公子欣問道。
“夠!不僅夠軍團吃三個月,還接濟了周邊三個牧民部落!”
李敢指著帳外,“去年冬天雪大,牧民的牛羊凍死不少,俺們開倉放糧,給他們送了1000石粟米,還教他們搭保溫畜棚,現在牧民們開春就來幫俺們種地,軍民湊在一起,比一家人還親!”
他補充道:“農科的小張每月來一次,教俺們選種、施肥,苜蓿喂戰馬,比草料長得壯,俺們軍團的戰馬耐力提了三成,追擊匈奴騎兵時,硬是多追了五十裡!”
第四軍團校尉趙昂上前,手中捧著一本傷兵名冊:“公子,第四軍團主打醫療助軍與教化!
俺們營裡有10名村醫,都是扶蘇公子派來的,半年來治好了800名傷兵,凍傷、箭傷治愈率達九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村醫能治箭傷?”公子欣有些驚訝。
“能!”趙昂翻開名冊,“村醫老吳帶著徒弟,用農科配的草藥膏治箭傷,比軍醫的金瘡藥還管用,士兵小李中了三箭,老吳給他清創、塗膏,半個月就下地訓練了!”
他繼續道:“俺們還在營區設了夜校,教士兵認漢字、學農科知識,現在士兵們能看懂《凍傷防治手冊》,還能給西域百姓讀大秦的政策,上個月幫龜茲部落寫了通商文書,部落首領特意送了十匹綢緞!”
第五軍團校尉韓當上前,鎧甲上掛著幾枚西域特產的貝殼,他抱拳道:“公子,第五軍團駐守西域南部,主打商貿協同!
俺們幫嶺南的阿海建了三個魚塘,教他搞人工育苗,現在西域也能吃到新鮮魚,士兵們每周能吃兩次魚,營養比以前好多了!”
“嶺南的魚,怎麼種到西域了?”公子欣好奇。
“阿海的商隊跟著俺們軍團走,運魚苗來西域,俺們幫著挖魚塘、搭攔河網,”韓當笑著說,“現在魚塘年產魚5000斤,一部分留軍團吃,一部分賣給西域商隊,賺的錢給士兵們添了新鎧甲,大家都說‘種魚比打仗還劃算’!”
他掏出一張商票:“俺們用賣魚的錢換了安息的乳香,給傷兵安神,還通過商貿館賣給關中,一進一出,賺了3000錢,既改善了夥食,又補貼了軍需,一舉兩得!”
喜歡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請大家收藏:()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