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隊的士兵們正在幫商隊裝卸貨物,隊正馬方上前:“公子,俺們預備隊不僅幫著護商,還教南洋的人修船,上個月幫一個城邦修好了10艘貨船,他們特意送了香料,說要跟大秦永遠通商!”
公子欣望著港口的繁華景象:“西征軍團護絲路,你們護海道,一陸一海,大秦的商貿才能四通八達。”
胡亥得意道:“那是!
俺還跟呂雉弟媳申請了,要在南洋建商貿館,以後大秦的雜交麥、紡織機,都能通過海道賣到南洋,南洋的香料、寶石,也能運回來,賺更多的錢!”
東拓第四軍團:醫館駐營、夜校啟蒙,民心歸大秦
秦道向西折返,第四軍團的營壘藏在山穀間,營外的學堂裡傳來朗朗書聲,醫館的炊煙嫋嫋升起,和西征軍團的肅殺氛圍截然不同。
“二十二弟,第四軍團是‘教化之軍’!”胡亥笑著引公子欣走進營壘,“扶蘇大哥送的雙語課本,大半都給了他們,還有村醫老吳的徒弟,也在這兒教醫術。”
校尉韓當穿著青衫,不像個武將,倒像個先生:“公子欣,俺們第四軍團駐守百越腹地,靠的是‘醫病+教書’收服民心,軍團的醫館不僅給士兵治病,還對百姓開放,夜校教百姓認漢字、學律法。”
走進醫館,村醫的徒弟李默正在給百越老人治病,用的是農科配的草藥膏,老人的腿傷已經結痂,臉上滿是感激。
“這是胡亥大人帶俺來的!”李默上前行禮,“以前百越百姓怕大秦的士兵,生病也不敢來求醫,胡亥大人讓俺們先給部落的首領治病,首領的頑疾好了,百姓們才敢來,現在醫館每天能看50個病人,治愈率達八成。”
胡亥補充道:“俺還讓菜鳥小陳教他們認‘草藥’‘防疫’的字,現在部落裡有兩個人能幫著看小病了,不用每次都麻煩李默。”
學堂裡,教書先生正在教孩子們讀《倉頡篇》,既有大秦的孩童,也有百越的孩子,他們坐在一起,跟著先生大聲朗讀,稚嫩的聲音飄出學堂。
“這是夜校預備隊的功勞!”預備隊隊正鄭泰道,“胡亥大人讓俺們在營區和部落設了5所夜校,白天教孩子,晚上教成人,現在百越百姓的識字率從一成漲到了四成,上個月還有三個百越青年報名參軍,說要跟著大秦保家衛國。”
從低層管理者和低層人群入手,才能看到當前大秦真正的麵目,不能一味的聽從高層的話,這樣容易形成斷層,脫離群眾。要學會從本質上看待問題。
韓當拿出一本百姓寫的感謝信:“公子你看,這是百越百姓寫的,說醫館治好了他們的病,學堂讓他們的娃能讀書,以後再也不跟大秦作對了,要跟著種稻、做買賣。”
公子欣翻看著感謝信,字跡雖然歪歪扭扭,卻透著真誠:“西征軍團靠兵威懷柔,你們靠教化醫病,殊途同歸,都是讓百姓真心歸順大秦。”
胡亥道:“扶蘇大哥說,‘民心比疆土更重要’,俺們就是照著這句話做的,現在百越部落的百姓,逢年過節都會給軍團送糧食、水果,軍民關係比一家人還親。”
東拓第五軍團:橡膠製器、新武列陣,南疆無寇擾
最後一站,第五軍團的營壘建在南疆邊境,這裡的士兵們手裡的武器格外特彆,盾牌是黑色的,鞋底也是黑色的,泛著橡膠的光澤。
“二十二弟,看俺們的‘橡膠軍團’!”
胡亥指著士兵們的裝備,“這是農科在嶺南試種的橡膠樹,墨家工匠把橡膠做成盾牌、鞋底、車輪,比木頭和鐵好用多了!”
校尉英布注:此處為英布族弟,同名)上前行禮:“公子欣,胡亥大人,俺們第五軍團靠橡膠製器,把南疆的叛亂平了,現在邊境安穩得很!”
他拿起一麵橡膠盾牌,用力砸在地上,盾牌彈了起來,沒有絲毫破損:“這橡膠盾牌,能防刀砍、箭射,還能緩衝衝擊力,去年南越部落叛亂,他們的長矛刺在盾牌上,根本紮不進去,俺們士兵拿著這個,硬生生衝垮了他們的陣型。”
胡亥補充道:“橡膠鞋底也好用,南疆的山路滑,以前士兵行軍總摔跤,現在穿橡膠鞋,再也不滑了,而且橡膠車輪的糧車,運輸效率比以前高了三成,潤疆送來的糧,三天就能運到營壘。”
預備隊的士兵們正在製作橡膠製品,隊正楊明手裡拿著一塊橡膠板:“公子,俺們預備隊跟著墨家工匠學做橡膠器,現在能自己做盾牌、鞋底,還能修橡膠車輪,去年給其他軍團送了200麵橡膠盾牌,他們都說好用。”
英布指著遠處的橡膠林:“胡亥大人幫俺們聯係了農科,在營區周圍種了1000畝橡膠樹,三年後就能豐收,到時候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賣到關中、西域,給軍團賺更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