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拓五軍團述職,鐵血拓土鑄大秦西疆
阿房宮檀香嫋嫋,鎏金匾額下,公子欣手持名錄肅立,朗聲道:“西拓諸軍團為大秦拓土先鋒,今按序述職,務求數據詳實、功績可溯!
首請第一西拓軍團主將英布,攜副將、預備隊代表上前!”
英布按劍出列,玄鐵鎧甲碰撞聲沉悶如雷,左肩甲胄上一道深半寸的劃痕格外醒目——那是五年前大宛之戰時,安息騎兵狼牙箭留下的印記。
他目光如炬,掃過殿內,沉聲道:“末將英布,率第一西拓軍團五萬將士,五年主防安息、拓黑石峽以西,今日以實打實的數據,向陛下交卷!”
“拓土方麵!”
英布抬手,親兵展開巨幅西域地圖,紅線從黑石峽向西直抵木鹿城,“五年前自蔥嶺起兵,首破安息鐵門關,再克黑石峽要塞,順勢西進三千二百六十裡!
現大秦西境抵安息木鹿城,南接大宛牧場,北連康居草原,新增城池二十四座、綠洲三十六片,設‘大秦西州’三郡九縣,登記戶籍八千三百二十四戶,其中歸附康居、大宛部落六千一百戶,編戶民兩萬三千五百餘人!”
殿內百官低聲驚歎,贏澤瞪大雙眼,小手悄悄數著地圖上的城池標記。
英布繼續道:“防務上,安息鐵騎五年犯境十七次,大規模戰役三次。
木鹿城之戰,末將聯合韓信副將設‘口袋陣’,大破安息主力三萬,斬敵八千二百餘,俘虜四千五百一十三人;黑石峽保衛戰,以連弩拒敵、鐵騎迂回,擊退安息援軍兩萬,自此安息再無犯境之舉!”
副將韓信上前,銀甲映光,語氣沉穩:“末將補充戰術細節!
五年間,末將改良‘西域烽火台體係’,自黑石峽至木鹿城設烽火台五十二座,配墨家千裡鏡,預警時間從半個時辰提至三時辰;還訓練‘安息語斥候隊’,潛入安息腹地偵查,摸清其糧草囤積點七處,為木鹿城之戰大捷奠定基礎!”
“物資與財務!”
英布接過話頭,親兵呈上厚重賬本,“軍團屯田兩千三百畝,種農科雜交麥與苜蓿,五年年產糧累計八萬九千石、苜蓿十二萬七千捆,自給自足外,接濟康居部落三萬一千石;
繳獲安息金器三千一百斤、銀器一萬二千三百斤、戰馬六千五百匹、駱駝三千二百峰,變賣後得錢一百二十萬三千錢,全數上繳國庫;
安息年均進貢乳香五十車、寶石兩千顆,通過呂雉左相商路銷往關中,帶動西域商貿增收三成!”
“治理上,”英布語氣放緩,“推行‘秦法+西域習俗’雙軌製,設三郡九縣官吏皆懂雙語;農科技術員教百姓種雜交麥,墨家工匠修井渠八十七條,灌溉農田一萬五千畝,如今西州雜交麥畝產達三石二鬥,比安息舊種增產一倍;
設學堂五所,入學孩童六百七十人,雙語課本普及率七成,編戶民識字率從不足一成提升至三成三!”
第一西拓預備隊主將阿古拉出列,他是歸附大秦的康居首領,身著秦式鎧甲,語氣恭敬:“末將阿古拉,率預備隊五萬將士主司安息方向保障!
五年護送西域糧道八十七次,運輸潤疆雜交麥種十萬零五千石、軍糧五十萬三千石,損耗率僅千分之三,遠低於往年百分之五;
修複西域秦道一千二百餘裡,增設護糧驛站二十五座,確保糧草‘三日一運、五日一補’!”
“周勃何在?”公子欣點名。
周勃快步出列,鎧甲嶄新卻難掩沉穩,他出身菜鳥營,腰間佩劍是墨家特製輕劍:“末將周勃!
護西域糧道三年,往返黑石峽與潤疆六十次,未丟一粒糧、未傷一名護糧兵!
改良橡膠輪糧車一百五十輛,加裝墨家減震裝置,運輸效率提升三成,以前一月一趟,如今二十天便可往返;還訓練‘糧道急救隊’,五年處理沙暴、劫匪險情十九次,次次化險為夷!”
阿古拉補充:“預備隊安置安息俘虜四千五百一十三人,送至潤疆種葡萄兩千三百人,留在西州修渠養馬兩千二百一十三人,如今已有兩千零五人落戶潤疆,成為大秦編戶民,去年向軍團繳納糧食五百二十石!”
始皇抬手:“英布、韓信、阿古拉、周勃,功不可沒!
賞黃金百斤、錦緞千匹!”四人跪拜謝恩,甲胄碰撞聲整齊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