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
這三天裡,中國男籃的訓練強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宮海濤像一個嚴苛的工匠,不厭其煩地打磨著以林風為核心的這套全新戰術體係。
每一個掩護的角度,每一次無球跑動的時機,每一次傳球的路線,他都要求到極致。
而球員們,也以前所未有的專注和熱情投入到訓練中。林風在對抗賽中展現出的那種絕對統治力,徹底征服了所有人。他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覺到,“勝利”這個詞,離他們如此之近。
球隊的氛圍也變得異常融洽。
郭瑞徹底放下了身段,他不再是那個桀驁不馴的刺頭,反而成了林風身邊最積極的“小弟”。訓練一結束,他就屁顛屁顛地跑去給林風遞水、遞毛巾,一口一個“風哥”叫得比誰都親熱。
“風哥,你那個背後運球接轉身的動作,到底是怎麼練的?教教我唄?”
“風哥,你覺得我剛才那個三分投得怎麼樣?是不是出手再快一點會更好?”
林風對他這180度的態度轉變,也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耐心地給他講解了一些技術要領。他知道,郭瑞這種性格的人,你隻有在球場上徹底把他打服,他才會真心實意地佩服你。
隊長王哲,則像是找到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在新的戰術體係裡,他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在低位和對方的內線肉搏,苦苦要球。他隻需要做好擋拆、順下、搶籃板這三件事,就能輕鬆地打出高效的數據。
他不止一次地在私下跟隊友感慨:“跟林風打球,真是太舒服了。我感覺自己還能再打十年!”
球隊的化學反應,在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好。
在出發前往馬尼拉的前一天晚上,宮海濤將最後一次隊內對抗賽,安排成了正式比賽的模式。
他請來了專業的裁判,打開了現場的計時器和比分牌,甚至還讓技術統計人員在一旁記錄數據。
他要用一場最接近實戰的比賽,來檢驗這幾天的訓練成果。
比賽的雙方,依舊是林風領銜的主力陣容,對陣由替補和年輕球員組成的藍隊。
“嘟——”
隨著裁判一聲哨響,比賽正式開始。
從第一個回合起,場上的局麵,就和幾天前那場“屠殺”完全不同了。
林風所在的紅隊,打得行雲流水,充滿了章法。
郭瑞運球過半場,不再有多餘的動作,立刻將球交到林風手中。
林風在高位持球,王哲立刻上來做出高質量的掩護。
林風借掩護突破,藍隊的防守陣型瞬間就被撕開。
這一次,林風沒有選擇自己攻,也沒有傳給順下的王哲。而是在吸引了藍隊兩名球員的包夾後,一個瀟灑的背後傳球,將球給到了從另一側兜出來的周鵬手中。
周鵬接球,麵前空無一人,他穩穩地命中了一記中距離跳投。
整個進攻過程,隻用了不到8秒鐘。傳球、掩護、跑位、終結,一氣嗬成,充滿了現代籃球的美感。
場邊的宮海濤,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才是他想要的團隊籃球!以一個超級強點為核心,但最終的目的是盤活全隊!
接下來的比賽,紅隊徹底掌控了節奏。
林風就像一個精密的戰術指揮官,在場上遊刃有餘地調動著隊友。
他時而利用自己的個人能力強攻,用無解的後仰跳投懲罰對手。
時而利用自己的牽製力,為隊友創造出大量的空位機會。郭瑞和周鵬等射手,接球投籃投得手感滾燙。
王哲更是打得如魚得水,他隻需要跟著林風的節奏跑,就能不斷地在籃下接到“喂餅”傳球,輕鬆完成暴扣。
藍隊雖然拚儘了全力,但在戰術素養和核心球員能力的巨大差距麵前,他們的抵抗顯得蒼白無力。
半場比賽結束,紅隊已經領先了25分。
中場休息時,宮海濤沒有進行任何戰術布置,隻是對球員們的表現給予了肯定。
“打得不錯。”他看著隊員們,說道,“下半場,我隻有一個要求,把領先優勢,擴大到40分以上。”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隨即眼中都燃起了戰意。
他們知道,這是教練在給他們設定更高的目標,也是在為即將到來的亞洲杯,提前注入“血洗”對手的信心。
下半場比賽,紅隊打得更加凶猛。
林風更是開啟了“殺手本能”,他的每一次進攻,都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壓迫感。
第三節中段,他在一次快攻中,麵對藍隊最後一名回防的中鋒,沒有絲毫減速,直接騰空而起!
那名年輕的中鋒,鼓足了勇氣,也跟著跳了起來,想要封蓋。
結果,在空中,林風的身體,像一輛重型坦克,硬生生地扛著他,將球狠狠地砸進了籃筐!
又是一個殘暴的2+1隔人暴扣!
那個年輕中鋒,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半天沒爬起來,眼神裡充滿了被摧殘後的恐懼。
這一球,徹底擊潰了藍隊最後的一絲抵抗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