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眠之間內,時間仿佛失去了意義,隻有維生液中溫和的能量流動和那枚懸浮的乳白色光種散發出的恒定微光。
林奇浸泡在溫暖的液體中,全身依舊麻痹沉重,唯有意識在“母神”光種的柔和牽引下,緩緩脫離身體的束縛,向著那片由無數記憶碎片和法則殘響構成的深層意識空間沉去。
過程並不輕鬆。每下沉一分,都伴隨著精神層麵的撕裂感,仿佛在剝離一層層被“軸心”烙印下的冰冷外殼。那枚光種散發出的能量溫暖而悲傷,如同母親的手,輕柔卻堅定地引導著他,抵禦著潛意識深處某種冰冷意誌的本能抗拒。
終於,他的“視線”穿透了迷霧,觸及了那些被刻意封存或遺忘的記憶底層。
第一個湧入“眼前”的,並非連貫的畫麵,而是一種絕對的冰冷與剝離感。
他“看”到自己或者說,曾經的自己)置身於一片無法形容的、由純粹數據流和規則架構構成的虛無空間。沒有身體,沒有感官,隻有一段被強行注入的、冰冷如機械的指令集和身份標識:
【個體標識:林奇原生世界編號:t19‘沉寂圖書館’)】
【資格檢測:靈魂韌性達標,認知可塑性高,對‘既定軌跡’潛藏否定傾向…符合‘變量’標準。】
【執行協議:維度代行者初始化…】
【綁定能量核心:‘萬界之軸’次級接口‘星核’仿製)…】
【加載基礎技能模板:‘規則適應性’、‘語言通曉’、‘基礎生存’…】
【任務體係連接中…】
【警告:代行者權限受限。禁止探詢軸心本質。禁止脫離任務軌跡。違者將執行‘淨化’。】
沒有詢問,沒有解釋。如同給一件工具打上編號,設定功能,然後投入使用。那股冰冷的、絕對理性的、視萬物為棋子的漠然意誌,讓即便處於回溯狀態的林奇也感到一陣源自靈魂深處的寒意。
這就是“萬界之軸”。它並非神隻,並非惡魔,更像是一個龐大到無法想象的、遵循著某種冷酷邏輯的超級係統。而代行者,不過是它投入無數世界、用於執行某種未知龐大計劃的…活體探針或擾動因子。
景象破碎,新的碎片湧來。
這一次是無儘的維度穿梭。並非小說中描繪的絢麗星空之門,而是某種強製性的、暴力的規則撕裂與重塑。他的“身體”那時已初步融合了星核)被無法抗拒的力量包裹,投入色彩無法形容的湍流,每一次穿越都伴隨著靈魂被撕碎又強行拚合的極致痛苦,以及來自所穿越世界規則的瘋狂排斥與擠壓。所謂的“任務”,就是在重傷和混亂中,於完全陌生的、往往極度危險的環境中,掙紮求生,並本能地去完成軸心下達的、時常莫名其妙甚至自相矛盾的指令。
【任務:獲取‘赤紅荒原’世界,蠻血部落祭祀頭骨。】
【任務:在‘齒輪與蒸汽之城’保護目標人物存活至月圓之夜。】
【任務:於‘無聲深空’廢墟中存活72標準時,並記錄所有異常能量波動。】
完成,則獲得微薄的“獎勵”——往往是更適應下一個世界規則的臨時強化或知識碎片,如同給工具打磨升級。失敗,或表現出超出控製的“變量”特質,則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懲罰”——從剝奪獎勵、加重下一個任務難度,到直接的能量反噬、甚至…“清理”。
他看到無數模糊的身影,其他同樣被投入不同世界的“代行者”,在任務中偶然相遇。大多數相遇都以猜忌、廝殺、掠奪告終。因為軸心的獎勵機製往往鼓勵競爭甚至自相殘殺。偶爾有極其短暫的、脆弱的合作,也很快在任務變更或軸心的乾預下分崩離析,甚至反目成仇。信任是奢侈品,孤獨是常態。
景象再次切換,變得清晰了一些。這是他獲得那點“初始之光”碎片的時刻。
那並非獎勵,而是一次慘烈的意外。在一個即將崩塌的高魔維度,他為了完成一個幾乎必死的探查任務,被迫闖入了一個連軸心都標記為“高危未知”的古老神殿廢墟。在廢墟核心,他觸碰到了一枚鑲嵌在祭壇上、即將徹底熄滅的純淨光種。
在接觸的瞬間,光種內蘊含的最後一絲極其微弱、卻蘊含著某種截然不同秩序的力量,與他內心深處那股強烈的、對軸心冰冷操控的否定與不甘產生了共鳴,竟強行突破了他體內“星核”的束縛,融入他的靈魂!
軸心瞬間降下嚴厲懲罰,試圖剝離這“異常數據”,但那光種的力量極其頑固,竟與他的意誌和星核強行糅合,形成了某種極不穩定的平衡。也正是這種異常融合,讓軸心對他的判定從“可用工具”變成了“高價值異常樣本”,開始了更密切的監控和…更具導向性的“測試”。
之後的記憶碎片變得更加混亂和痛苦。軸心開始有意識地將他投入靜默汙染嚴重的世界,觀察他與靜默力量的互動,觀察那點“光”與“靜默”的衝突與變異…直到將他投入這個“蒼青回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