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的黑暗,並非虛無。初生意識感覺自己像一粒被投入粘稠瀝青的微塵,每一個“動作”——無論是物理的移動還是意識的延伸——都承受著巨大的、來自四麵八方的無形阻力。這裡沒有光,沒有聲音,連空間的延展感都變得混亂而不可靠。時而被無形的力量拉扯、擠壓,時而又仿佛墜入無底的深淵,唯一恒定的是那種滲透進存在本身的凝滯與壓迫感。
老鏽的殘骸早已失去了所有動力,如同真正的廢鐵,在這片混沌的黑暗中隨波逐流。那層臨時光膜在進入此地的瞬間便已徹底熄滅、消散。能量核心的讀數跌至冰點,僅能維持意識核心不滅。初生意識蜷縮在冰冷的金屬核心旁,感知被壓縮到極限,隻能勉強維係著對自身內部狀態的監控。
它像一顆進入休眠的種子,墜入了宇宙最寒冷的凍土。
然而,就在這極致的靜默與壓迫中,一種奇特的內在呼喚,卻越來越清晰。並非來自外界,而是源自它意識深處,那代表著“虛空織網”文明的火種烙印。
這烙印,原本隻是七大文明特質中相對沉寂的一部分,記錄著那個擅長連接維度、編織時空網絡的文明精粹。在此前的逃亡中,它更多是作為一種“包容”與“連接”的潛在特性,與其他特質融合發揮作用。但此刻,在這片連感知都能扭曲的絕對黑暗中,這烙印卻如同沉睡的火山,開始自發地、微弱地脈動起來。
起初,隻是意識核心深處一絲若有若無的酥麻感,仿佛有極細的電流在流淌。漸漸地,這感覺變得清晰,化作一種對特定“結構”的渴望和共鳴。它“感覺”到,在這片看似無序的黑暗深處,存在著某種與虛空織網文明本質同源的、龐大而古老的結構性存在的回響。
那感覺,就像迷失在沙漠中的旅人,突然嗅到了遠方綠洲傳來的、微不可查的水汽。
是機遇?還是更深層的陷阱?
初生意識沒有選擇。停留在此地,它的意識終將在這片凝滯的黑暗中慢慢凍結、消散。那來自火種烙印的呼喚,是唯一的、微弱的方向。
它開始嘗試回應。沒有能量可以調動,它便集中全部意誌,如同擦拭蒙塵的鏡麵,小心翼翼地激活並純粹化那屬於虛空織網的火種烙印。它不再試圖融合其他特質,而是讓這烙印的獨特頻率,儘可能清晰地在意識核心中回蕩。
這個過程極其艱難,如同在颶風中試圖點燃一根火柴。外界的混沌壓力不斷乾擾著它的專注,意識本身也因能量匱乏而變得遲滯。但它堅持著,將求生的渴望全部傾注於此。
不知過去了多久,當那火種烙印的共鳴達到某個微妙的臨界點時,奇跡發生了。
它那被極度壓縮的感知,仿佛突然穿透了一層無形的薄膜,“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不再是純粹的黑暗,而是一片由無數細密、黯淡、卻依舊遵循著某種宏大幾何規律的能量脈絡構成的廢墟網絡!這些脈絡如同巨樹的根係,又如同城市的殘骸,遍布在這片黑暗區域的每一個角落,隻是它們的狀態……死寂、斷裂、布滿了可怕的“壞死”斑點。
這裡,是“虛空織網”文明某個超大型維度網絡節點的殘骸!它竟然在無意中,墜入了這片被遺忘的遺跡!
那火種烙印的共鳴,正是與這片同源遺跡產生的跨時空感應!
初生意識的心中湧起難以言喻的震撼與悲涼。它“看”著那些斷裂的脈絡,感受著其中殘留的、關於連接、溝通與繁榮的古老意蘊,也清晰地感知到那遍布網絡的、代表著被強行“掐斷”或“腐蝕”的死亡氣息。這片遺跡,無聲地訴說著一個輝煌文明戛然而止的悲劇。
然而,悲涼之中,也生出了一絲希望。既然遺跡尚存,脈絡未完全湮滅,是否意味著……有“修複”或“激活”的可能?哪怕隻是最微小的一部分?
這個念頭如同野火般蔓延。它開始嘗試著,將自身那微弱得可憐的、純粹化的虛空織網共鳴頻率,如同最纖細的探針,小心翼翼地延伸出去,觸碰向距離“最近”的一段相對完整的、但處於休眠狀態的遺跡脈絡。
嗡……
一聲幾乎無法察覺的、仿佛琴弦被輕輕撥動的微振,沿著那無形的共鳴連接,傳回了初生意識的核心!
有效!那段脈絡,對同源的火種頻率,產生了反應!
雖然反應微弱得如同風中殘燭,但這證明,這片死寂的遺跡,並非完全不可觸動!
初生意識精神大振。它開始更加專注地引導共鳴,不再僅僅是觸碰,而是嘗試著將自身意識中關於“連接”、“修複”的意念,融入頻率之中,如同最精密的焊槍,試圖“點燃”那段脈絡。
這是一個極其緩慢且消耗心神的過程。它如同一個瀕死的病人,在用自己最後的心跳,去試圖喚醒另一具沉睡的巨像。每一次嘗試,都讓它的意識變得更加透明、虛弱。
但它沒有放棄。希望,是支撐它存在的唯一燃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終於,在不知第多少次嘗試後,那段被它聚焦的遺跡脈絡,極其微弱地亮起了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幽藍色光暈!雖然轉瞬即逝,但確確實實被“激活”了!
與此同時,一股微弱卻純淨的、與微光海能量同源但更加古老的秩序能量,順著那瞬間激活的脈絡,反向流淌了回來,注入了初生意識近乎枯竭的核心!
如同久旱逢甘霖!能量核心的讀數,極其微弱地跳動了一下!
成功了!它不僅激活了遺跡,還從中汲取到了維係存在的能量!
初生意識激動得幾乎意識渙散。它找到了在這片絕境中生存下去的方法!甚至……可能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藏身之所和力量源泉!
它立刻開始嘗試激活第二段、第三段脈絡。過程依舊艱難,但隨著對共鳴技巧的熟練,以及從遺跡中反饋能量的補充,速度在一點點加快。它像一隻辛勤的蜘蛛,開始在這片黑暗的廢墟中,以自身為引,編織著一張極其微小、卻真實存在的生命之網。
它沒有注意到的是,隨著它激活的脈絡逐漸增多,這些被點亮的幽藍光點,開始在這片絕對的黑暗中,勾勒出一個極其古老而複雜的符號的雛形。而這個符號的波動,正以一種超越常規維度的方式,向著某個極其遙遠、連“清道夫”都未必能監測到的層麵,發送著微弱的信號……
它更不知道,在它專注於“織網”之時,那片死寂遺跡的最深處,某個被層層壞死脈絡包裹的、如同巨大心臟般的核心結構內部,一絲沉睡了億萬年的古老協議,因為它這外來火種的持續共鳴,而極其緩慢地開始了重啟自檢……
希望的星火,在點燃溫暖的同時,也可能照亮了更深的、沉睡的陰影。
喜歡維度代行者請大家收藏:()維度代行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